“一骑红尘妃子笑”,商家引用唐诗作荔枝的广告词,不仅借历史名人效应增加了荔枝的销量,还借助互联网快递,让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人都品尝到了舌尖上的美味。
一、充分利用名人效应,
“一骑红尘妃子笑”,商家引用唐诗作荔枝的广告词,不仅借历史名人效应增加了荔枝的销量,还借助互联网快递,让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人都品尝到了舌尖上的美味。
一、充分利用名人效应,作荔枝产业文章。
荔枝味美,产地岭南,最著名的是茂名荔枝。古人曾这样赞美荔枝:南方之珍,惟荔枝矣。其味绝美,杨梅、卢橘,自可投诸藩溷。荔枝是最好吃的南方水果了,与之相比,杨梅和柑橘该扔到篱笆外和厕所里去了。
提到荔枝,人们就会想到杨贵妃,还会想起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回首望去骊山一片锦绣,华清宫的重重宫门依次打开,杨贵妃开心地笑了,只见一人一马飞驰而来,却无人知道是荔枝到了。
高力士的故乡就在茂名,想必随侍杨贵妃和唐玄宗时,会提起家乡名果荔枝,无形中勾起了帝妃的馋虫,不吃则已,一吃就无法释怀。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作为宠妃,唐玄宗只恨不能摘下月亮和星星送给她,于是令人从数千里外的茂名用快驿传送,一时间从四川到长安的驿道上,人死马毙不计其数。只要贵妃能吃到新鲜的荔枝,玄宗可不管什么荒唐误国了。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句诗把“一骑红尘”和“妃子笑”作了对比,烟尘滚滚中的人和马疲惫不堪,贵妃却心花怒放。真的“无人知”荔枝到了吗?贵妃知道,玄宗知道,那“一骑”知道。如果再加一句:荔枝到了!那么当时的天下人就都知道了。现代的商家也是利用了这个意思:上句“一骑红尘妃子笑”,下句就是“荔枝到了!”谁能扫得住诱惑,不去争相购买?
二、充分利用互联网快递,打造更多的商机,让天下人品尝到鲜美的荔枝。
荔枝味美,苏轼被贬到岭南,吃到荔枝就不想走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古代人为了保持荔枝的鲜美,想尽各种办法,用快驿传送成了最好的方案。
古代的驿站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是最早的“快递”站点,负责“快递”人员的食宿和换马。
汉代是这样记载的:旧南海献龙眼、荔枝,十里一置,五里一堠,奔腾险阻,死者相继。由此可见,古代的“荔枝快递”,首创并不是杨贵妃,自汉武帝以来,历朝历代的皇帝都用快驿送荔枝。
《新唐书》记载: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及置驿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怪不得会发生安史之变,竟然用“快递”传送荔枝,而不是军国情报!
到了现代,互联网已经走进千家万户,“一骑红尘”变成了快递员小哥,人们足不出户就吃到当年杨妃喜欢的荔枝了。这些荔枝经过冰镇和空运,味道鲜美,商家用这则广告真是抓住了顾客的味蕾,真的实现了完美创收。
古为今用,正是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现代商人用“一骑红尘妃子笑”作荔枝的广告词,正是体现了这种妙用。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朗朗上口的诗句,很适合为荔枝做广告词,即彰显了文化内涵,又提升了荔枝的知名度,还有关于荔枝的诗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