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豹》这部电视剧还是我上小学的时候看的,那时候才刚刚接触军事。当时因为剧中周卫国的特种部队和普通抗日电视剧中相比,武器先进,服装也更为好看而对这部电视剧好感异常。我
《雪豹》这部电视剧还是我上小学的时候看的,那时候才刚刚接触军事。当时因为剧中周卫国的特种部队和普通抗日电视剧中相比,武器先进,服装也更为好看而对这部电视剧好感异常。我记得买个时候我在我姑姑家住,有一个电视台从早上播《雪豹》播到晚上,我无意中看了一点就被吸引了,直接从中间开始看,一连七天没有间断,一口气看完了。
现在回头来,我对这部剧的评价是:剧情非常吸引人,但是有的片段比较“神”。剧情和人物都有所改变,特别是周卫国和陈怡的恋情被改编,还加了个多余的小雨,让整部剧前期显得非常尴尬。周卫国的主角光环比较严重,但是看过原型《特战先驱》小说的肯定知道,编剧在这一点上不算特别过分。小说中的周卫国什么都懂,懂步兵作战,懂装甲兵作战,懂特种作战,懂日语,懂德语,还懂经商,出去野外训练都能总结一本《野外生存训练手册》。总之一句话就是,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周卫国不具备的才能。
但为什么说这部剧是一部国际大戏呢?难道就因为周卫国先在父亲周继先的培养下学习西方文化,差点留学美国?还是因为周卫国是中央军校,也就是黄埔第九期毕业,然后因为成绩优秀,在演习中摧毁了教官的指挥部得到赏识而留学德国。总不可能是因为整个剧的背景都是在和日本鬼子作战,所以算是国际大戏吧?要这么说的话,所有的抗日剧都算得上国际大戏了!《雪豹》虽然算是一部非常经典的抗日剧,但却还没能像当年《还珠格格》一样席卷东南亚,成为一部国际大戏。
《雪豹》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拔高了当时中国军队作战能力,不过还没达到手撕鬼子那种境界,算是一部看了可以让人大快人心的剧。剧中周卫国的特战队装备清一色的德国造20响快慢机,还装备有中正式步枪,狙击枪,轻机枪等武器,在八路军序列中阵容相当豪华,而且队员各个单兵素质出众。这支特战队在周卫国的带领之下,多次进入涞阳鬼子窝,给鬼子造成了巨大损失,堪称整个山东八路军战斗力第一。
但其实,当时八路军根本还没有特种作战的理念,就连后来解放军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也只有小股部队突击作战的概念,而没有特种作战的概念。到了解放之后,我国部队中依然只有侦察连,而没有专业的特种部队。直到对越自卫反击战以后,广州军区首先设立了一支快速反应部队,我国的特种部队才开始逐渐专业起来。开始单独成为一个兵种,向国外学习,开始接受专业的特种作战训练。到今天我国的特种作战水平虽然依然不如美国,英国和法国等国家,但总算是有了多支非常专业的特种部队。
剧中周卫国的特种作战理念来源于何处并没有仔细交代,但小说中对此做了详细的叙述。是周卫国在德国留学的时候,遇到了德国特种作战之父奥托斯·科尔兹内。在和奥托斯·科尔兹内的交流中,周卫国听取了他对于特种作战的构想,还根据他的构想提出了自己对未来新型步枪的预测,也就是现代突击步枪。在德国学习到了装甲兵战术和特种作战理念后回国的周卫国,在经过一系列战役之后来到了八路军并当了连长。于是他开始将特种作战的理念付诸于实践,成立了自己的连直属队。在这样一支神出鬼没的小分队面前,鬼子基本丧失了还手之力,只敢乖乖呆在县城。
不管是电视剧还是小说,都有所艺术加工。其实当时山东对敌斗争环境根本不轻松,反而压力重重。当时八路军在山东地区积极建立敌后根据地,组织人民对敌抗日活动。但是日本鬼子连续推行强化治安运动,对敌后根据地经行残酷的扫荡和蚕食,给敌后人民群众和八路军造成了巨大损失。可以说,山东地区军民大部分时候都处于日本鬼子高强度的军事压力之下,《雪豹》改编了当时的历史,描写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抗日景象,算是一种美好愿望吧。总得来说,《雪豹》还是不错的,但是还远远达不到国际大戏的水准。它作为一部抗日题材的电视剧,也不可能成为一部国际大戏。
雪豹就是一部架空的历史抗战剧,YY而已,尊重历史的只有我的团长我的团,其他都可归于神剧类型,只是神的程度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