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方法调理宫寒 调理宫寒的小方法

宫寒是中医病名,简而言之就是子宫寒冷。其实中医的名词和西医的名词不完全等同,中医说的脾,不仅仅是脾脏这一个脏器,包括脾、胃、胰等的消化器官的很多方面的功能。当然子宫也不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08 22:46:57

宫寒是中医病名,简而言之就是子宫寒冷。其实中医的名词和西医的名词不完全等同,中医说的脾,不仅仅是脾脏这一个脏器,包括脾、胃、胰等的消化器官的很多方面的功能。当然子宫也不仅仅是这一个器官,还包括卵巢,甚至整个盆腔。

宫寒,多属虚寒,由于肾阳不足,阳气不能温养胞宫(即子宫),而出现子宫寒冷。还与任脉、冲脉、带脉虚弱有关联。

宫寒的最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痛经和不孕



下面说说宫寒的症状:

①月经的改变 月经延期,小腹冷痛甚至痛不可忍,经色黯黑有血块,块下则痛减。白带增多稀薄,如涕如唾。

②全身症状 面色㿠白,身倦乏力,腰膝酸软或冷痛,小腹坠胀疼痛,手足不温或四肢厥冷,性欲淡漠,或者有肥胖症。

③舌脉 舌淡或淡白,或舌苔水滑,或舌边有齿痕,或舌体胖大。脉沉或沉弱。

有严重的宫寒的,可能导致不孕,或即使怀孕也容易早起流产——相当于屋子太冷了,怎么能住人呢?



日常调理

①这样的体质是不能改变的,所以就要注意保暖。有气温下降时,要穿得比别人厚一些,尤其是注意脚的保暖。寒邪最易伤人体阳气,手脚是四末,阳气不易到达。

②饮食 不吃生冷,粘腻的食物,不吃苦寒清热的食物,尤其在月经前后。冬天可以多吃一些高热量食物,当归黄芪各50克炖羊肉,喝汤吃肉,既补血有振奋阳气,抵御寒冷。

③日常的药物和理疗 艾叶15克,花椒15克,吴茱萸10克,水煎泡脚。也可艾灸调理,肚脐下正中1.5寸的气海穴,肚脐下正中3寸的关元穴,每天隔姜灸或隔盐灸20分钟,有一定效果。

中药治疗

曾治疗一痛经多年,婚后数年未孕者,上述症状基本都有,那时候还是初出茅庐的“小”中医大夫,什么药都敢用,看书中有名医用大量制附子,我也用了很大剂量,但的确是治好了病!用的是下面的方子,药味有点多,请读者别见笑,但确有良效!

鹿角霜20克 沙苑子20克 菟丝子20克 故子20克 仙灵脾20克 鸡血藤30克 制附子45克(先煎40分钟) 没药20克 当归20克 苍术20克 干姜15克 炙甘草20克 阿胶15克 蜂蜜50克

如果读者朋友们使用附子,尽量从小剂量开始,渐渐加量才安全。

宫寒就是子宫寒冷,它会表现月经量少而且血色黑,并有伴有血块,严重者会闭经。在月经前会腹痛、白带清稀、量多等症状。严重宫寒会引起不孕或者出现见红、胎儿发育迟缓等问题。

容易出现宫寒的问题一般都是怕冷的手脚冰凉的女性,她们的体内阳气不足所以出现宫寒。还有一些是爱吃生冷冰冻的东西,即使在冬天也穿得很少,这样容易造成宫寒。

要怎么调理呢?多吃点羊肉、生姜、鸡肉、淮山、大枣、桂圆、艾叶等。

上一篇我介绍了艾根煲鸡汤,艾叶煮鸡蛋是宫寒的佳品。这次介绍羊肉的做法,即不会上火,又可补血暖宫的做法。


羊肉淮山煲

羊肉500g 淮山200-300g(这里建议铁棍淮山效果更好) 姜50-100g

把羊肉切成块块,把水煮开用水焯一下,把姜拍成大块状,把焯过水的羊肉和姜放入高压锅压30-40分钟,这时候可以将淮山去皮,放到砂锅里先煲,羊肉压好后放到炒锅放芝麻油、盐、生抽一起翻炒,调匀后放入砂锅跟淮山一起煲15分钟即可。美味补血气又暖宫的淮山羊肉煲出锅了。

希望能帮到您!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