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郫县豆瓣酱做鱼香肉丝的家常做法

鱼香味是川人沿习民间烹鱼之法,而创作的味觉艺术之经典杰作。民间便借这烹鱼之术来炒烧素菜,使其吃来多滋多味。这样,在百姓人家的餐桌上逐渐就有了鱼香茄子、鱼香茄盒、鱼香藕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03 12:08:26

鱼香味是川人沿习民间烹鱼之法,而创作的味觉艺术之经典杰作。民间便借这烹鱼之术来炒烧素菜,使其吃来多滋多味。这样,在百姓人家的餐桌上逐渐就有了鱼香茄子、鱼香茄盒、鱼香藕饼、鱼香油菜苔、鱼香厚皮菜、鱼香青豆、鱼香豆腐、鱼香血旺等风味家常菜。其后,饭馆饭铺也采用此一做法,就有了鱼香肉丝、鱼香碎滑肉、鱼香肝片、鱼香腰花等鱼香风味荤菜。但其后的鱼香风味凉拌菜到是与鱼香热菜大相径庭,那又是源于城乡生活中的另一食俗。用于凉拌菜的鱼香风味是从“碗里激出来的”,也就是百姓家“激胡豆”、“激豌豆”。

但坊间关于“泡鱼辣椒是鱼香味成因之关键”的说法却有些偏颇。当然,用资格泡鱼辣子烹调出的鱼香味的确更醇浓更香美。笔者也曾与一位名厨做过几次实验,一是用资格泡鱼辣椒,鱼香味浓郁;二是用普通泡红辣椒鱼香味芬芳;三是不用泡红辣子而用鲜辣豆瓣,鱼香风味依然;四是去掉姜葱蒜,其味不伦不类;五是调味中不用糖或醋,鱼香更难成。由此验证,用泡鱼辣子、泡红海椒、鲜辣豆瓣均可烹调出鱼香味来。

但鱼香风味几乎不会用上郫县豆瓣,因其通过长期发酵所产生的酱香味不利于鱼香味的生成。同时还说明,鱼香味是咸辣酸甜加姜葱蒜之辛香,诸味相互渗透融和而生成的。诸味各料缺一不可,且无主辅之分。众料齐发、各溢其味、和谐融汇,方能生发鱼香。这其间特别要把握盐糖醋的用量比例,也就是说,咸甜酸平衡和谐,无一突出。如是味道偏酸,则醋放多了,偏甜,则糖下重了;如是酸甜都突出,那就是盐没放够。口诀是放醋不带酸,下糖不带甜;换句话讲就是成菜吃不出明显的酸味与甜味,只是回口微甜略酸而已。

满意请点赞并关注,谢谢!

中国川菜文化人 畅销书《百年川菜传奇》《路边的川菜史》

《辣麻诱惑三百年》作者及本篇图文原创 向东

2017.10.28 成都

还真是个问题,有放的也有不放,我是放了的,不过放的很少。主料是泡椒要不辣、多肉的那种长椒3,5个,与泡姜、豆瓣剁碎,放多点的糖混合,加入酱油、少量醋调好料汁。这一步极难,没有几十年功夫的确不好把握。热锅宽油,炒好肉丝盛出控油。锅烧热加油,下姜末蒜茸炒香,再下入花椒、调料炒出颜色后加碎木耳片,最后倒入肉丝、葱花、胡椒翻炒起锅,事成。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