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菜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娃娃菜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导读:有图有真相,辩证施治效果强。看了题主问题下面的简单描述和附加的三张图片,我可以毫不犹豫地告诉题主,你家的娃娃菜已经被芜菁花叶病毒单独侵染,亦或是被芜菁花叶病毒与黄瓜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06 01:20:17

导读:有图有真相,辩证施治效果强。看了题主问题下面的简单描述和附加的三张图片,我可以毫不犹豫地告诉题主,你家的娃娃菜已经被芜菁花叶病毒单独侵染,亦或是被芜菁花叶病毒与黄瓜花叶病毒和烟草花叶病毒复合侵染了。不信的话,往下看,看看我说的症状和发病规律是不是和你家的娃娃菜的情况对的上。

症状表现

娃娃菜幼苗期发病,首先心叶出现明脉及沿叶脉褪绿,继而呈黄绿相间的花叶,叶面皱缩、质脆,心叶扭曲畸形,有时叶脉出现坏死的褐斑、条斑或橡叶斑,重病娃娃菜植株矮化、畸形,甚至不能包心结球。即便眼下结球的娃娃菜,采收后在贮藏期,病症也会进一步加重,引起部分心叶干腐。

发病条件

娃娃菜幼苗在6片真叶前抗病性弱,1——2叶期最容易受到病菌侵染而感病,26——27℃的高温,外加干旱天气和土壤温度高,会使娃娃菜的抗病性降低,容易被病毒侵染发病。假如田间有蚜虫与迁飞蚜虫为害捣乱,则更加有利于这类病毒的传播与扩散,并在某些环境条件助力下,使病毒完成对娃娃菜的侵染,而引起症状。一般中耕除草不好,与十字花科蔬菜邻作、连作,播种早,土壤肥力低,苗期肥水管理水平差的菜田容易导致被病毒侵染而继发症状。

防治方法

鉴于题主家娃娃菜目前的状况,已经可以肯定属于严重发病的情况,也算错过了发病前预防和发病初期使用药剂防治治疗的最佳时间。但还是需要有所行动,以便保住现有成果的。建议选用2%氨基寡糖素水剂300倍液,或1%香菇多糖水剂400倍液,或20%吗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或20%盐酸吗啉胍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2%烷醇•硫酸铜乳剂1000倍液,或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7——10天1次,以减轻病害。

现在揭谜:题主家的娃娃菜得的是大白菜病毒病。发病的原因就是受到了芜菁花叶病毒单独侵染,亦或是受到了芜菁花叶病毒与黄瓜花叶病毒和烟草花叶病毒的复合侵染。

拓展资料:为了规避大白菜病毒病,菜农可以这样做

▪选用丰产抗病良种。

▪合理轮作和邻作。调整蔬菜作物布局,避免十字花科蔬菜重茬连作,与非十字花科蔬菜实行2——3年轮作。提倡与玉米、韭菜间作或套作。避免与黄瓜、番茄邻作。条件允许的话,少种或停种夏季十字花科蔬菜,可减少秋菜的毒原和传毒蚜虫密度。

▪适期播种。结合当地、当年气候条件,确定播种适期,避免早播。

▪采用防虫网覆盖育苗。育苗移栽的畦块,播种后立即使用40筛目白色或银灰色塑料纱网或尼龙纱网覆盖在小拱棚上,忌避有翅蚜虫迁入与传播病毒。

▪加强苗期肥水管理。白菜类6叶前易感病毒病,高温干旱有利于病害发生。因此,苗期不能缺水。北方地区一般实行“三水齐苗,五水定棵”。多雨地区和年份,雨后需减少浇水次数。但降雨不足15毫米时,仍需正常浇水。中耕和蹲苗有利于提高菜苗抗病性,但遇天气干旱时却不易过度蹲苗。施足底肥,合理追肥,用好提苗肥、发棵肥、结球肥,注意增施钾肥,有利于防病高产。

▪治蚜与避蚜。准备种植白菜类的地块,尽量提早腾地,整地前以及在菜苗苗期,选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2000倍液等杀虫剂,消灭蚜虫,减少传毒媒介。

以上就是关于题主“娃娃菜得的是什么病?怎么防治”的回答。关注我的头条号“乡村萤火虫”,每天分享不一样的“三农”知识。谢谢大家的阅读和点赞支持!

看起来像虫子和白斑病的原因,叶片上病斑初为散生的灰褐色圆形小斑点,后扩大为灰白色不定形病斑,病斑周缘有淡黄绿色晕圈。潮湿条件下病斑背面产生稀疏的淡灰色霉层。病斑后期变为白色半透明状,常破裂穿孔。病斑多时连片,叶片提早枯死。病株叶片由外向内层层干枯,似火烤状,可用吡唑醚菌酯代森联,加春雷,配合功夫或者阿维菌素治疗。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