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为“六邪”之一,所以,“湿气”又叫“湿邪”!
中医认为,“湿邪在,百病在,湿邪除,百病无”。
湿气为“万病之源”,尤其是到了夏季,此时祛湿效果翻倍。
湿气“重”的人,会有5种表
湿,为“六邪”之一,所以,“湿气”又叫“湿邪”!
中医认为,“湿邪在,百病在,湿邪除,百病无”。
湿气为“万病之源”,尤其是到了夏季,此时祛湿效果翻倍。
1、头昏脑涨,体内的湿气太重,头部会出现头昏脑涨、浑身不爽。头上像裹了一块布一样,又闷又沉。尤其早上醒来的是,就是觉得全身无力,疲劳,没有精神。
2、舌苔,舌头会表现出很厚的舌苔,或发黄、发腻,这可能说明体内有湿热。
3、大便粘稠、不成形,排便总是没有形状,并且很粘马桶,怎么都冲不下去。
4、刷牙恶心,刷牙时,呕吐恶心,嗓子里边总是有不干不净的感觉,这是湿的典型特征。
5、身上长痘痘,湿疹,或是出现脚气等,都可能是体内湿气太重导致的。
1、酗酒
一到了这个季节,路边的小啤酒,小烧烤越来越多。
而中医认为,酒,助湿邪。
所以,经常喝酒,酗酒的人,会增加体内湿气产生。
此外,酒精对肝脏,心脑血管都有极大的危害,诱发一系列疾病,减少酒精摄入,对健康有益。
2、吃生冷食物
夏天到了,天气闷热,人们都喜欢吃冷饮,喝冰水,缓解闷热。
但是,贪吃生冷食物会直接损伤脾胃功能。而脾胃主要是湿气代谢的器官,脾胃运化功能失常的,湿气就会停留在体内,使人形体浮肿肥胖等。
3、猛吹空调
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空调成为了夏天最受欢迎的。 但猛吹空调,不仅不能解热、解暑,反而可能会加重体内湿气,甚至会诱发感冒。
所以,减少在空调房中的时间,尤其是避免后背,头部直吹空调。
4、穿的太少
很多的女性,会穿一些露脐装,所以很好看,但是身体健康有危害。身体着凉是最容易让湿邪趁虚而入。
所以,即使天气再热,也要保护好腹部。此外,露脐装也会引起女性痛经,月经异常等。
5、湿发入睡
很多人都习惯在睡前洗澡。但是一定要注意,头发吹干后,再入睡。尤其是到了夏天,大家总以为天气热头发会自然干。
如果头发湿漉漉,就开始睡觉,很容易导致湿气入体。
常饮一水:
适当的饮水,可利尿排毒,喝水的时候加点排湿的药材就更好了!
薏苡仁,有利水消肿、健脾祛湿、补肺清热、可袪风寒,排湿毒等功效 。
玉米须,可利水消肿、平肝利胆,能帮助湿气从尿液中排出,可去体内的湿热之气,起到很好的祛湿效果。
马齿苋,清热解毒、利水祛湿,避免湿气的侵蚀,增加湿气的代谢,减少体内毒素的堆积。
赤小豆,是我们常用的祛湿的食物,有健脾益胃、利尿消肿,和薏苡仁搭配效果更佳。
山楂、芡实、淡竹叶,即有助于脾胃的功能,有可促进湿气的代谢。
多吃二物:
1、扁豆
扁豆味甘、性平偏温,归、胃经;有健脾、和中、益气、化湿、消暑之功效;
扁豆能健脾和中,消暑清热。解毒消肿,除湿止泻。湿热湿寒都可以食用。
2、山药
山药非常的美味,营养价值也十分丰富,对身体健康有很好的效果。尤其是山药有补脾补气的作用,经常吃山药可保护脾胃,促进湿气代谢。
主要是山药中含有淀粉酶和多酚氧化酶,可促进身体的消化和吸收。 临床上常用来治疗脾胃虚弱、食少体倦、腹泻等病症。
勤动三处:
1、拍腘窝
腘窝,就是双侧膝盖后方的凹陷处。经常拍此处可以刺激膀胱经,膀胱经是人体大的排毒祛湿通道。
并且此处也有人体的祛湿穴位。可以有效的帮助身体进行祛湿。
2、金鸡独立
身体站直,挺胸收腹,两手自然垂放在身体两侧,肩膀放松。做金鸡独立的动作,调整呼吸的节奏,保持姿势5秒的时间,反复练习30-50次。
3、按摩腹部
中医认为,人体的腹部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双手重叠置于肚脐处,做环形揉动,每天早晚各一次。
作用:促消化,防便秘,排毒素。
湿气重,大多是由于脾胃虚弱,不能很好地运化水湿引起的,所以但凡能影响脾胃运化的食物,都是不能吃的。
1、富含油脂的食物
例如各种油炸食物、动物内脏、肥肉、烧烤、火锅等等,还有各种脂肪含量比较高的零食。这些食物都很肥腻,很难消化,会进一步加重脾胃的负担,长时间积聚在体内,化生湿热,加重体内湿气。
2、辛辣刺激的食物
体质湿热、阴虚的人,吃了辛辣的食物容易上火,加重湿热症状。
胃气辛辣刺激的食物容易损伤脾胃,影响脾胃的运化。
3、甜食过多食用甜点
甜食像各种点心、饼干、面包、巧克力、糖果、蛋糕等等,甜食较为黏腻,也不容易消化,容易滋腻碍胃,影响脾胃的运化,助湿生痰,加重人体湿气。
4、生冷食物
生冷食物如各种冰激凌、冷饮、冰镇水果、或者常温寒性水果如梨子、柚子、西瓜、苦瓜等等,寒气太大会直接损伤脾胃阳气,加重体内湿气。
5、湿热的水果
像芒果、榴莲、椰子等都属于湿热食物,湿气太重的人不能多吃,贪吃会让体内湿气会越来越重的。
6、酒类
酒精热性太大,喝进人体之后很容易积聚在体内产生湿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