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一共有多少种小吃 二十四种四川名小吃

说道四川美食,实在是太多了,随便举几个就足以让人欲罢不能了。

蛋烘糕

早在汉代,蜀郡郡守文翁用石头搭建学校,供学子接受教育,办起了最早的官学汉文翁石室,而学校所在地两千年来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09 03:45:08

说道四川美食,实在是太多了,随便举几个就足以让人欲罢不能了。


蛋烘糕

早在汉代,蜀郡郡守文翁用石头搭建学校,供学子接受教育,办起了最早的官学汉文翁石室,而学校所在地两千年来没有变动过,今天的四川知名高中四中(石室中学)依然坐落在这里,学校前面的街道叫做文庙街,这里一直是学生云集的风水宝地,小贩也在学校周围售卖各种美食。

清朝时一师姓老汉从小孩子过家家的“姑姑筵”中受到启发,发明了用鸡蛋面浆在小口径薄底铜锅上摊饼,夹各种馅料烘熟的点心,后来传播开来成为了成都特色名小吃。

蛋烘糕馅料丰富,有红糖、芝麻、白糖、肉松、肉苕、仁锦、八宝、水晶、蜜枣、泡豇豆、火腿等二十多种可供食客自由搭配,外皮香酥松软,入口即化,令人尝完一个想二个。

叶儿耙

叶儿耙是源于峨眉、乐山、宜宾等地的美食,用糯米粉做成元宵一样的外皮,内部加入芽菜和鲜猪肉炒制的馅料,外面用裁切好的良姜叶包上,上锅蒸熟成馒头大小,色泽淡绿剔透,外皮滋糯,清香可口,馅料鲜美化渣。

糖油果子

青石桥自古就是成都农产品批发试产,这里小贩云集,商铺林立,糖油果子发源于此,又称天鹅蛋,是用糯米,红糖做成粉团,在油锅中炸成圆鼓鼓的球状,用竹签穿起,外面撒上白芝麻,色泽棕红,外酥内糯。

三大炮

过去“赶花会”时糍粑的特殊售卖形式,先用糯米、红糖,黄豆舂成粉状,加水和成面团,然后装入锅中在火炉上微火保温,吃的时候,将面团掐成三个小丸子,分先后用力远远抛到铜锅盖上,弹入撒了黄豆粉的木板上,再装有红糖汁和芝麻的碗中。先吃现做,配老荫茶。由于抛扔丸子的时候会发出“当、当、当”的响声,又分为“铁炮”,“火炮”,“枪炮”,所以得名“三大炮”。

泡凤爪

将鸡爪洗净,去皮,煮熟,然后迅速用冰水降温,使胶原蛋白保持固态,剔除大骨,然后泡入加了泡椒、花椒、生姜的盐水坛中,入味后捞起。脆嫩、微辣、开胃。

红油兔丁

将兔子煮熟,去骨,切成指甲盖大小的肉丁,然后和葱段、花生一起拌匀,淋上拌有各种佐料的红油,色泽如宝石般红亮,口味麻辣回甜。专营兔丁的“红星兔丁”与1990年被成都市政府列为“成都名小吃”。

兔头

将兔头煮熟,下五香、红油锅煨煮入味。直接上手,吃舌头、脸夹、脑花。双流老妈兔头是成都兔头的代表。

串串香

把各种蔬菜,肉类切成小丁,穿在竹签上,然后入辣锅烫熟,一面烫一边吃,类似于火锅,但是更市井。

冒菜

将肉类、蔬菜切片,和豆制品、海鲜、宽粉等食材一起放入小竹勺,下用中药、卤水调制的香锅冒熟,起锅后加一勺汤汁,撒上葱花、香菜、豆豉。吃的时候,在小碟中撒上辣椒粉,椒盐,味精等的调料,从碗里夹菜蘸干碟。

钵钵鸡

发源于眉山,从清代流传至今。将去骨鸡片放在盛满麻辣香料的陶罐中入味,皮脆肉嫩、麻辣鲜香。

担担面

源于成都和自贡地区,过去挑夫们在街头挑着竹担卖面,竹扁担上摊细面,而竹篓里装油可以和碎牛肉末、豆瓣、红油一起炒熟成肉苕,将肉苕卤汁盖在煮熟的细面商,因此得名担担面。面条细薄,卤汁酥香,咸鲜微辣,香气扑鼻,十分入味。

豆花

最早是挑夫挑着两个木桶沿街叫卖,舀起一碗豆花,淋上各种作料,一般分为甜豆花和咸豆花两种,甜豆花放糖,蜜饯果脯,咸豆花放香油,酱油,榨菜,炒黄豆等。鲜香丝滑,温暖贴心。

夫妻肺片

成都著名美食,最早由郭朝华、张田政夫妻发明,用牛头皮、牛舌、牛心等大餐厅放弃的下水废料下锅卤入味,再淋上麻辣红油、撒上花生末,成为一道精美的菜式。由于废料的废不雅,所以换为肺部的肺,然而实际上并没有用到牛肺。

灯影牛肉

达州传统美食,将牛肉片成像纸一样薄的薄片,然后放入烘炉内烘透,再上锅蒸,最后和各种香料一起下油锅炸透。最后牛肉片薄如纸张,色泽红亮,麻辣鲜脆,入口即化,回味无穷。

(图片均来自于网络,侵删)

在四川,一般说的是玩在成都,吃在乐山,乐山的小吃远近闻名,品种多样,味型丰富,一般都保存着原来的味道,在成都,很多馆子的厨师都是乐山的,但是味道总是要有所微调。

乐山的小吃种类很多,舌尖上的中国第三部就有很多上了电视,大家熟知的乐山钵钵鸡,甜皮鸭,麻辣烫串串香,跷脚牛肉,蛋烘糕,咔咔等。除了乐山,四川各个地方的小吃也有很多代表性的,例如成都的双流兔头,张飞牛肉,宜宾的燃面,把把烧,眉山的泡菜,粉蒸系列的小吃也不能错过,豆腐脑也要来一碗。

来四川,一定要吃的小吃就是面条了,绝对是让你早上就精神满满,然后要甩一顿麻辣烫串串,最后在来次烧烤小吃,就比较圆满喽。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