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听到人造肉这个名词我以为又是哪家食品公司出现产品质量问题了呢,类似于皮鞋做酸奶、假鸡蛋、假粉条之类的贬义词汇。这两天看到股市新闻后,才渐渐了解到一点,这还真是“
一开始听到人造肉这个名词我以为又是哪家食品公司出现产品质量问题了呢,类似于皮鞋做酸奶、假鸡蛋、假粉条之类的贬义词汇。这两天看到股市新闻后,才渐渐了解到一点,这还真是“人造肉”,不得不佩服人类的科技进步和想法。
其实说起人造肉,我们很多人都接触过比较传统的人造肉食品:就是俗称的“蛋白肉”。利用豆类制作的一种食品,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少量的脂肪。小时候经常将这种食材开水煮熟后,沾上辣椒酱拌着吃,味道真的是即Q弹有嚼劲又不腻。
这次新闻上说的人造肉是利用动物干细胞造出的肉,流程如下:
先抽取动物身上的“肌肉母细胞”,然后放到营养液中生长,再倒入支架,放入生物反应器中,培育出动物肌肉纤维。这些人工培养出来的肌肉就会被制作成人工肉类产品。
营养价值怎样?
经过研究表明,人造肉的营养价值和传统动物肉类的营养价值没有区别,在国外又成为“clean meat”,因为其干净、无污染,从根本上杜绝病毒感染,还可以人工加入一些营养成分,是一种纯绿色无污染食品。
虽然现在人造肉概念产品已经推出市场,但是其市场接受度和前景是怎样的呢?
目前在美国市场民调显示:对于人造肉食品,有30%左右的人愿意定期食用;但是其2400美元一斤的价格确实是让人接收不了,也许是刚研制阶段,很多工艺还没有优化,如果随着工艺的优化和科技的进步,成本降下来之后,价格达到人们普遍可以接受的范围后,市场将有多达也未可知。
观念上的排斥
虽然人造肉概念已经研制成功并且开始走向市场,但是对于养鸡场、养猪场的冲击我觉得还是夸大了其影响力。市场上早就有人造蛋、人造黄油、人造木耳等食品的出现,但是市场的接受度一直是个问题,尤其是在中国这个对食材讲究天然、绿色、无添加的美食国度,对这种高科技孕育出来的成果还是抱有怀疑态度的。
技术上的普及
一切商品只有量产才能降成本,没有广大的市场,技术上的高成本瓶颈无法突破,在市场上没有价格优势,在营养价值和口感上并没有区别的人造肉凭借什么让顾客选择它?
政府对于农牧业的保护政策
即使这个产业值得推广,我觉得也不是立马就会被市场或者政府认可并大规模量产的。一直以来农牧业一直是我国关乎民生的产业,并且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巨大产业链。科技的实力是强大,但是民生问题同样重要。
最近,美国人造肉公司Beyond Meat上市后暴涨,也引发了国内股市的跟风炒作。
Beyond MeatIPO价格为25美元,如今已经最高85美元!暴涨240%。
国内股市也一片沸腾,相关概念股已经三连板了。
根据Beyond Meat招股书,其生产的主要原材料为大豆、豌豆蛋白及其他植物原料,通过混合搅拌、加热、施压及冷凝等流程后制作完成。从国内角度看,“人造肉”主要原材料为豆粕。
现在,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了,到底人造肉会不会取代猪肉和鸡肉?
今天,猪肉股和鸡肉股都大跌,真的是始料未及。
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那就是不会那么快取代。其实素食餐厅已经很多年了,但是并未真正流行过,只是小众。
所以,完全没必要搞的那么担心,人造肉终究是人造肉,是豆制品,而不是肉。虽然大家提倡环保,但是畜牧业是几千年来的习惯,真要改变,绝非几十年就能改变的。
所以啊,这波鸡肉和猪肉股的大跌,真的有可能是机会啊,不信就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