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的来说,《红楼梦》以四大家族(主要是贾府)的兴衰作为全书的中心线索,“护官符”暗示了这一情节结构。且看:
贾不假, 白玉为堂金作马。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
总的来说,《红楼梦》以四大家族(主要是贾府)的兴衰作为全书的中心线索,“护官符”暗示了这一情节结构。且看:
贾不假, 白玉为堂金作马。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东海缺少白玉床, 龙王来请金陵王。
丰年好大雪, 珍珠如土金如铁。
这几句“护官符”其实是从一个门子口中说出的,可见这是普通人口中所传,足见四大家族的势力。我个人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一、权势熏天
这应该是表层的意思,所谓“护官符”就说明在金陵这一带混,四大家族都不能得罪,这是最基本的为官之道,如果能搭上关系就能飞黄腾达。而事实也证明,贾雨村正是搭上了贾政才再次有了出头之日。
二、升官发财
如果单看这“护官符”,好像就是四家极其有钱的家族罢了。但其实这四家都是官宦出身。
贾家,祖上出了两个国公,即荣国公和宁国公,到了贾宝玉一代已经是第四代了。其朝中关系盘根错节,贾元春还是皇帝妃子,贾家是书中的主要家庭。
史家,祖上爵位为保龄侯,官至尚书令,贾母老太太就是史家出身,还有十二钗中的史湘云。
王家,祖上爵位为县伯,官至都太尉统制,王夫人、王熙凤等均出自此家。
薛家,祖上官至紫薇舍人,看似一般,其实是管理国库的官至,其财力极为雄厚。薛宝钗、薛宝琴都是出自此家。
四大家族的兴盛正说明了古代“升官发财”的观念。当了官,就能掌握社会资源,即使不用贪污受贿,也能利用职务捞钱,正所谓一人当官、鸡犬升天,这正是那个社会的黑暗所在。
三、荣辱“与共”
“这四家皆连络有亲,一损皆损,一荣皆荣,扶持遮饰,皆有照应的。”
这句谶语由于《红楼梦》80回之后的手稿遗失,导致后来并没有发生。曹雪芹在书中有大量的谶语和暗示,可惜后人所续并没有按照原作者的意图所写。在前半部中,我们看到四家由于“扶持遮饰,皆有照应”,确是“一荣皆荣”的;而后半部本应该写他们由于“事败”,相互株连获罪而“一损皆损”。在“靖藏本”中,在这几句话旁有脂批(原书数年后遗失,现据毛国瑶先生所录)说:”四家皆为下半部伏根。”所谓“伏根”,即指四家将来衰亡的共同命运而言。可见,“一损皆损,一荣皆荣”等语是对贯串着全书的四大家族由盛至衰的情节的概括。
的确,在古代官场斗争中,同一利益集团一损皆损,一荣皆荣的事件屡有发生。这其实就是曹雪芹的命运写照,他生于康熙晚年,家族在雍正时期败落,乾隆时期著书,其所写的内容正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
护官符,说白了就是朋党。我想先讲讲作者当时所处的时代,曹雪芹成书在乾隆朝,满清的盛世,当时的社会是封建社会最发达时,官人贪心,结党营私,这本是康熙朝的遗留,康熙晚年,精力不继,造成史治败坏,结党争宠,国库空虚。雍正朝精图力治,使国力回升,朋党案,使官人守纪,
接下来回到书中,护官符的出场是在贾雨村得到贾家的帮助起复为苏州太守。审理薛藩致死人案,由葫芦庙小沙弥提醒,手抄而得,有了护官府,冯渊可真逢了大冤了,前任太守不理,现任又不帮,白死,香菱家对贾雨村有恩,因为护官符,雨村也不帮,装不知,可见到以后贾家有难,因护官符,结党,沒有人会来帮一下落难的贾家。
护官符是升官发财路,不是帮人落难符
金盘玉盏歌舞场
结党争宠纲纪败
恩情难阻飞升路
难中方识人情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