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了解过相关历史,但是不算深入,那么我就简单说一下亚历山大战胜波斯帝国的大致原因。
原因一:亚历山大的父亲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给他创造一个强大的马其顿作为基础,同时在希腊
曾了解过相关历史,但是不算深入,那么我就简单说一下亚历山大战胜波斯帝国的大致原因。
原因一:亚历山大的父亲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给他创造一个强大的马其顿作为基础,同时在希腊城邦有举足轻重的分量,也就是说亚历山大的父亲为他铺好一条路。
原因二:亚历山大在政治、思想和军事上均有建树,其老师是被称为世界最后一个哲学家的亚里士多德。同时亚历山大改良了底比斯方阵成为马其顿方阵,碾压当时冷兵器靠人数一盘散沙乱战的战斗模式。(事实上马其顿方阵也在平定当时希腊叛乱和东征波斯中有举足轻重的贡献)
原因三:波斯轻敌,当时波斯帝国大流士三世并不畏惧联邦制的希腊,认为希腊只是一盘散沙,而且事实上波斯帝国确实拥有更多且更强大兵力。在亚历山大东征之初也有谋士给波斯皇帝大流士建议,让他实行焦土政策遏止希腊进军,试图阻绝于门外,可惜因为大流士轻敌否定这个计划。
原因四:亚历山大作战勇敢,身先士卒,富有名望和政治魄力,为了连结抵抗的部族愿意娶他们的女儿(在当时希腊主流文化,这是不允许的)。同时士兵是追随亚历山大本人去东征而非希腊联邦,所以弊端也有,就是亚历山大病死后亚历山大帝国瞬间土崩瓦解。(科普一下:所以我们今天听到的都是亚历山大帝国而不是希腊帝国,而在马其顿城邦强大之前作为希腊之首的雅典是代表整个希腊的,其最鼎盛时是抵抗波斯西征胜利后,雅典能很大程度代表整个希腊,其做决定是经过众多联邦同意,而亚历山大的马其顿,是用武力扫荡整个希腊得到的权威)
原因五:波斯皇帝大流士三世多次指挥错误导致节节败退,亚历山大多次破釜沉舟赌输赢。因为波斯传统步兵骑兵战阵在对抗马其顿方阵是吃了很大的亏,其实东征之所以成功运气因素还是很大的,大流士多次有机会打败亚历山大,波斯号称有60万大军,希腊只有3万联军。(当然数据水分可能很重,但是波斯确实比希腊多很多军团。同时当时马其顿方阵一直横扫整个欧亚大陆,直到不可一世的罗马军团出现才终结这个不败神话)
原因六:大流士三世被暗杀加速波斯帝国灭亡以及中断了卷土重来的希望,在大流士三世死后部分波斯军团倒戈,波斯再难以凝聚有限战斗力。
个人认为基本上就是这几点,其实还能在细化分析,但考虑字数原因就放弃了。同时在科普一下,根据资料记述(虽然年代久远不可全信),大流士三世即波斯皇帝虽非明君但也并非昏君,属于一个守成的人物,在其统治的波斯帝国虽然众多不可逆因素国力下降,但其本人并无太大劣迹。(或许只是没有记述而已)
最后给题主留言,望采纳优质,望采纳优质,望采纳优质。我在申请兴趣题主,一个月要完成4条才搞定,感谢支持[玫瑰]。
灭亡波斯帝国
伊苏斯战役中尽管大流士的军队数量极多,但“兵不在多而在精”。与亚历山大相比,无论是波斯的士兵还是统帅都显得较弱。因此,战争的天平很快就向亚历山大倾斜,几乎全歼波斯军队。但为了巩固自己的侧翼,亚历山大没有穷追猛打,而是继续向南征服地中海沿岸地区。经过七个多月的艰苦战斗,最终攻占了腓尼基的岛屿城邦推罗城。在攻打推罗之际,大流士发出求和协议,但被亚历山大拒绝。还是继续一路南进,经过两个多月的围攻,不战而屈人之兵,埃及主动投降。为了作为补给站,亚历山大修建了今天依然闻名于世的亚历山大港。
此时,亚历山大年仅24岁,但整个地中海沿岸已经纳入帝国的版图当中。
对于亚历山大来说,他是为战争而生的,战争就是他的宿命。
经过短暂的休息后,继续向波斯进军。面对来势凶猛的亚历山大,大流士被吓破了胆子。为了防止他投降,手下的军官将其暗杀。之后,他的继承人柏桑斯即位,最终被亚历山大斩首。经过三年多的战争,亚历山大攻下了整个伊朗地区,便继续向中亚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