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剂剂型丰富,其中汤剂在临床最常用,所谓“汤者荡也”,就是说汤剂具有吸收快、作用迅速、加减灵活等特点。
中药汤剂的煎煮法其实颇有讲究,然而,临床中发现,煎煮法不规范的现
中药方剂剂型丰富,其中汤剂在临床最常用,所谓“汤者荡也”,就是说汤剂具有吸收快、作用迅速、加减灵活等特点。
中药汤剂的煎煮法其实颇有讲究,然而,临床中发现,煎煮法不规范的现象普遍存在,影响药效。以下针对患者常提出的问题进行介绍。
中药汤剂煎服法介绍(建议收藏)
1.中药需不需要清洗?
不需要!
有些患者觉得中药材不清洗会沾有灰尘。
其实,中药经过炮制、煎煮,服用前静置沉淀,除去药渣,可放心服用。
水洗会减少中药材中易溶于水的有效成分,还会带走粉末状、种子类、研碎使用的中药及炮制辅料。
中药汤剂煎服法介绍(建议收藏)
2.煎药前需不需要浸泡?
需要!
中药汤剂煎服法介绍(建议收藏)
浸泡可使药材变软,有利于有效成分煎出。建议冷水浸泡,浸泡时间需要视配方中的药物组成稍作调整。
如果配方中叶、茎等较多,可浸泡 20-30分钟;如果有较多植物块根、根茎、种子果实等药,浸泡时间建议在1小时左右;矿物、动物、 蚧壳类药材,建议浸泡时间再略作延长。但也不宜过长,以免药物发酵变质。
中药汤剂煎服法介绍(建议收藏)
3.需要加多少水?
水量一般是药物剂量的 6~8 倍,以轻压药材水高出药面2-3cm为佳
另外,质地坚硬、黏稠的,以根、 根茎、种子类等为主的饮片,加水量略多;
质地疏松,或含挥发性成分的,以花中药茎、叶类等饮片为主,加水量略少。
4.用什么锅煎药?
最好是砂锅、陶罐
中药汤剂煎服法介绍(建议收藏)
明代李时珍亦曰:“凡煎药并忌铜铁器,宜用银器瓦罐,洗净封固。”因砂锅的材质稳定且传热均匀缓和,这也是其沿用至今的原因。
也可选用搪瓷锅、不锈钢锅和玻璃煎器,但是不能使用铁锅,铜锅,。
5.如何掌握火候?
汤药未沸前宜用武火, 沸后改用文火
中药汤剂煎服法介绍(建议收藏)
中药汤剂煎服法介绍(建议收藏)
6.中药需要煎多久?
煎药时长往往是通过加入水量与煮取量来衡量;一般头煎煮沸后,再煎20-30分钟;二煎煮沸后,再煎15-20分钟
含芳香性成分较多,如解表、芳香化湿、行气及清利类方药煎煮时间宜短,头煎煮沸后再煎10-15分钟,二煎煮沸后5-10分钟即可;
补益类、矿物药及根茎类方药煎煮时间宜长,头煎煮沸后,再煎40-50分钟;二煎煮沸后,再煎30-40分钟即可。
特殊煎法遵医嘱。
7.一副中药可以煎几次?
提倡煎煮2次为佳
中药汤剂煎服法介绍(建议收藏)
煎煮2次有助于减少有效成分损失,煮取液在服用时需要混匀后分次服用,而不是单次服用。
8.特殊煎法怎么操作?
先煎:质地坚硬矿物、贝壳、甲类药物,有效成分不易煎出,一般要先煎半小时左右,再与其他药物混合后煎煮。另外,含乌头碱类药物,先煎能达到减毒目的,至少先煎半小时以上,以口尝不麻为度,具体根据医师指导进行。
后下:在汤剂煎好前5~10分钟入煎
焗服:用开水半杯或部分药汁趁热浸泡,加盖以减少挥发,用于含有挥发油、容易煎出的药物,如藏红花、肉桂等。
包煎:将药物放进纱布袋入煎。需要包煎的药物有:1.花粉类、细小种子类、细粉末状中药;2.含淀粉较多的药物;3.附绒毛药物,包煎可避免绒毛脱落刺激咽喉。
烊化:加适量开水溶化后,冲入汤液或服用。适用于胶类或糖类药物,如阿胶、饴糖等。
另煎:一些贵重中药,如人参、鹿茸等。为避免浪费,可以单独煎煮取汁液,兑入煎好的汤剂中服用。
冲服:一些难溶于水的药物,如三七粉等,宜用汤剂冲服。
饭前服药还是饭后服药?
对胃肠有刺激性的药物要在饭后服用
滋补药要空腹服用
安神催眠药应在睡前服用
具体服药时间、次数应遵医嘱
中药汤剂煎服法介绍(建议收藏)
END
参考文献:
[1]史年刚,李炜弘,乔卫龙,李晗,胡洪铭,乔丽君,张文韬.“法随证立”的中药煎服法探讨[J].中医杂志,2018,59(16):1374-1376.
[2]张立双,江丰,赵晨,熊可,吕玲,张伯礼.中药汤剂煎煮法的文献调查分析[J].天津中医药,2017,34(06):422-428.
[3]周友红.中药特殊煎法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05):110-111.
中药汤剂煎服法介绍(建议收藏)
注
食疗养生加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