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下决心减肥 如何才能让自己下定决心减肥

减肥不应该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而是积蓄能量,破茧成蝶啊~
所以,题主!请遵循以下套路,几乎不用节食,就可以瘦下来哦~
1.细嚼慢咽
《瞎吃》这本书中作者阐述了一个观点:一般情况下当人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10 04:26:23

减肥不应该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而是积蓄能量,破茧成蝶啊~

所以,题主!请遵循以下套路,几乎不用节食,就可以瘦下来哦~

1.细嚼慢咽

《瞎吃》这本书中作者阐述了一个观点:一般情况下当人吃饱了之后,胃需要20分钟才能向大脑发出饱腹感信号。

具体多少时间肯定还是要因人而异的,不过还是给了我们一点启示,就是大脑要接收到自己饱的信号,是需要一段时间的

所以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可以细嚼慢咽(比如每口饭嚼个30次),一来有助于消化,二来也有助于延长时间到20分钟,便于大脑接收饱腹感信号。

2.饭前一杯水/汤

吃饭之前,可以先喝一碗水或者汤,增加饱腹感,抑制食欲,后续吃的也不会太多了。

3.每天8杯水

每天保证饮水量,8杯水的总量大约在1.5L左右,充足的饮水便于排毒,更便于减肥哦。

下图喝水时间可以参考:

4.有策略的吃肉

减肥,并不代表着每天就只能吃点蔬菜水果不能吃肉了,当然,也不能什么肉都吃,咱们要有策略的吃肉!

鸡肉、牛肉都是可以吃的,分量以自己握起的一个拳头大小为限

5.多吃杂粮

细粮消化更容易,能够消耗的能量更少。粗粮不易消化,因此需要消耗的能量更多,而且粗粮的饱腹感更强,所以不管是从健康还是从减肥角度来说,用粗粮代替细粮都是很多营养学家在倡导的。

6.多吃水果和蔬菜

肉类以一个拳头大小为限,但是蔬菜可以不限量啊~

家里常备水果,如果实在饿,吃水果也是很好滴呀

7.用套路吃饱

我们总以为,减肥就是少吃,就是饿!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绝对不啊,如果用节食的方法去减肥,自身的新陈代谢也会降低,身体里燃烧的热量就会减少,这样减肥是不会成功的。

事实上,我们完全可以将减肥和饱腹感完美结合。

先来跟大家普及一个名词叫热量密度,它是指那些水分多而热量低的食物。

打个比方,早上吃两个包子,大约是200g,但是同等热量下,你可以吃一个500g的红薯,红薯的饱腹感,肯定比2个包子高多了。

所以要减肥,可以选择热量密度低的食品,比如水果、蔬菜、精肉类、脱脂奶等。

小tip:
单吃水果,不喝果汁;
多吃粗粮,少吃精粮;
鱼肉鸡肉,可以多吃;
喝脱脂奶,不喝全脂。

(我的公众号里有一篇文章:《20min做2天减脂餐》,如果有需要可以搜索:刘洹Burning,关注后点击减肥干货查看文章即可。)


所谓减肥,三分练七分吃,所以在控制饮食的前提下,如果能结合运动,必然事半功倍。

在家里就能做的几个运动

① 深蹲

以10个为一组进行深蹲,每组休息时间20s,每天做4组。

如果一开始觉得这个运动量有点累,可以少做几个,并且增加休息时间,当然,如果觉得不太累,就可以再增加一点,总之要适合自己的情况,养成运动习惯最重要,别把自己弄烦啦

深蹲有助于翘臀,减肥运动的同时又能翘臀,简直完美!

注意:深蹲方式不正确会对身体器官造成伤害,所以运动之前要好好了解深蹲动作哦!

②平板支撑

以60s为一个周期,每次训练4组,每组之间休息20s。

还是那句话,一开始做不到60s没关系,不用太逼迫自己,循序渐进,慢慢来,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

平板支撑有助于锻炼核心肌群,可以让咱们瘦的更健康!

③卷腹运动

题主可以使用上腹部卷腹运动,这个动作对于训练腹部超级棒,坚持一段时间可以看到马甲线哦~


最后,亲爱的题主,欲速则不达,所有的努力都需要时间才能看到效果。别心急,只要做到上述方法,一定会达到题主心目中的完美形象哒!

慢慢来,就是快。

预祝题主瘦身成功~

减肥方法千万种,我就从吃先谈谈吧!

首先要骗过大脑,让它以为你吃饱了。可以选择增加富含蛋白质类食物的摄入,因为蛋白质进入胃肠道后,会释放一种能够抑制食欲的物质,当大脑接收到这种物质时,就会认为你吃饱了。还可以将食物弄成粘稠一点的糊糊状,这会增加食物体积,给大脑一种你吃了很多的错觉。

另外使用小一号的餐具,也会有取得这种效果。但不管如何改变食物种类,都不要忘了计算热量,以免在不知不觉中吃下过多。这方面必须要精打细算,要知道,消耗7000多大卡才只能减去1公斤脂肪,不抠点哪能甩掉肉肉。

其次,要细嚼慢咽,慢慢吃不仅可以减轻消化道负担,还有利于控制进食总量。因为如果吃的太快,大脑还来不及充分感受“饱”的信息,胃已经自作主张地装入了过多的食物。

最后,一定不要暴饮暴食,以免把胃撑的太大。我们的胃是个能伸不能屈的主,平常空腹时就像个不起眼的小不点,只有小罐可乐的六分之一,而进食后最大可以撑到有10瓶小罐可乐的量。如果经常吃的过饱,被撑大的胃一去不复返,再想喂饱它就需要更多的食物了。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