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气候还是比较湿的。秋燥,指的是深秋的燥邪。
秋燥不可一味地滋阴生津
一般重视养生的人,会在饮食上多加些滋阴润燥之品,这对于防燥当然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口渴、咽干、
初秋的气候还是比较湿的。秋燥,指的是深秋的燥邪。
一般重视养生的人,会在饮食上多加些滋阴润燥之品,这对于防燥当然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口渴、咽干、肤燥,这些问题不是滋阴生津就能解决的。有时候,我们吃了一些滋阴的食物,非但没有解决干燥的问题,痰湿也同时出现在自己身上,不知道该祛湿还是润燥。
这是因为秋冬气机收敛,气温下降,人容易着凉,凉燥在伤阴的同时,也犯表而使肺气不宣,津液输布不行了,就成痰湿了。阴伤则生虚火,所以又有咽喉干痒、肿痛的问题。
关于燥证,有些情况滋阴生津是有效的,有的不仅没效,再去滋阴,则反而会生痰——
咽喉干痒和肿痛,和风热之邪有关,可能是实火,更多见的是阴虚生火——肺胃虚火。
纯粹的阴虚燥热,食治以清热润燥之品,如梨、柿子、莲藕、罗汉果、石斛、玉竹等,最好再兼以辛凉之物散咽喉之火,如薄荷、萝卜之类的。嗜辣人群和熬夜党,最易阴虚上火。
如果是实火,比如感热邪、嗜烟酒、多食热性食物之后的咽喉疼痛(可能兼见便秘),则用清热利咽之法——
咽喉才开始肿痛,就用胖大海和罗汉果浓煎(必须浓煎,不然效果不大),可以搞定大部分实热引起的咽喉肿痛。如果有便秘的问题,一定要把大便通了。有些脾气大的教师,平时可以用胖大海或罗汉果泡水,淡一些就好,保养咽喉。
在深秋,受凉燥邪气也会引发咽喉干痒肿痛。这种情况下,如果一味地以甘凉之品滋阴润燥,反而会生痰更多,原理开头就讲过了。
这个已经属于感冒了,严重了的话,最好请医生辨证施治。主要是要提醒大家,不要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去滋阴。
今年广东的四季特别明显啊。很早就感觉到秋风起了。但是,我的鼻子一到这个时候就特别多分泌,就是容易有鼻屎(对不起,比较恶俗)。煲了几天菊花茶喝,效果不错哦。有时直接煲了后,放凉加蜜糖,或者煲的时候加冰糖,或者加红枣杞子。不过我每天都会煲汤水,这个时间会煲点滋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