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痰有什么好方法 清理肺积痰最好的方法

我是一名中医大夫。临床上经常遇到痰多的病人。尤其是感冒之后,反复咳嗽卡痰的。
痰多症我大概说一下,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种痰,这种糖主要是在咽喉。与鼻咽部异物感明显,分泌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10 09:24:36

我是一名中医大夫。临床上经常遇到痰多的病人。尤其是感冒之后,反复咳嗽卡痰的。

痰多症我大概说一下,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种痰,这种糖主要是在咽喉。与鼻咽部异物感明显,分泌物有粘性。这类人长期有反复清嗓子的动作,把咽喉的痰卡出来。常见于有慢性咽喉炎,或者是鼻炎的。

第二种痰在气管。那就在这里咳嗽卡痰,非常的多见,就是感冒之后许多人都有,感冒没有完全清。最后遗留咳嗽卡痰。

当然还有一些慢性支气管炎的。尤其是老慢支,这类人就是一个痰罐,每天不停的卡痰。

第三种痰主要是在肺比较深。这个是感冒之后引起的比较重的肺炎等等。咳嗽声重,痰比较重。

总体来说,不管哪一类咯痰,虽然稍有差别,但是从中医角度来看,总体来调养方法差不多。但是需要稍微辩证用更具有针对性。



中医说,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所以痰的根源,尤其是慢性的痰,大多跟脾胃有关。治疗调理一般在调理脾胃的基础上来治,辩证基础分寒热。

对付痰多的方法,那就是要从健脾胃开始。

几个化痰的方法参考,一般分寒热来用。

1,治标方法,最常用化痰的药方。几乎可以对付所有的痰:

平常的痰

二陈汤

半夏12茯苓15陈皮10甘草9

这条方是中医治疗痰的一个非常好用的方子,也是非常出名的方子。

比较顽固的痰可以在这条方的基础上加上胆南星,白芥子,海浮石等。最常用于感冒后期咳嗽卡痰。

2.比较偏寒性的痰。



在内的痰,常见于老慢支,也就是慢性支气管炎,吐出来的痰,多见有泡沫,或者是变成清水。这种往往是肺寒引起的,往往为里有水饮。

方子茯苓桂枝白术姜辛汤。茯苓15,桂枝15,白术15,干姜15,细辛5。

这类病程比较久,比较严重的需要加大温里的药物。或者补肾健脾胃的药物。

3.痰热

有一些人感冒之后,热性体质的,容易有痰热。对付痰热,有名的方就是温胆汤。

半夏10、竹茹10、枳实(麸炒)10,陈皮10,炙甘草和各9,茯苓15,单位克。

这种痰热的人往往舌苔都比较黄厚腻,舌头红。一般还可以加浙贝母,川贝这类清痰热的药。

根据以上的三个基础方,基本上可以把临床上常见的,跟痰相关的病都可以搞定。

当然不能吃药的,可以通过长一些食疗方法。上面几个方子当中最核心的药就是陈皮。

所以平日里大家可以选用陈皮来泡水喝。喜欢喝茶的,可以用陈皮加普洱茶。



当然如果是慢性的,最好配合健脾胃的方子来调理。 现在调脾胃的参苓白术丸,理中丸,健脾丸等等。一般调理脾胃的方药,大多选择丸药,长期慢慢调理。

我是中医二羊,更多的中医药知识,请关注我的头条。

首先对于“化痰这个说法“ ,每个人可能理解不同。以下就是我的非专业理解,建议咨询呼吸内科的医生。

首先得看什么是痰,其实一般来说我们很多时候所谓的“痰”是鼻涕等分泌物,并不是真正支气管产生的包裹着尘埃、细菌、病毒的“痰”,比如成年人常常感觉在感冒等情况下喉咙里“痰”太多刺激嗓子不舒服,可能这时候用一些减少流鼻涕症状的药物会更有用。

其次什么是“化痰” 。一般来说化痰的原理主要是让痰液稀释,从而使咳嗽变得更容易,特别是在痰液有阻塞气道风险时肯定是必不可少的。但也得看是具体情况,会不会反而不利于疾病的好转。另外稀释既然是让含水量增加,也是可以考虑用加湿器、多喝水等方法的嘛…… 所以归根结底还是得分析成本和收益,提醒2岁以下的儿童一般不建议使用任何非处方的化痰药,大一些的孩子也要慎重,具体情况还是由医生来判断为好。


作者:顾中一,清华大学医学院硕士。2017年十大科学传播人物、微博2015十大影响力医疗大V、健康中国2012年度十大风尚人物。欢迎关注我,获得靠谱简洁又实用的健康知识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