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谢谢邀请。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你这枚寿字元宝是老的,有点像铜鎏金的。从鎏金脱落露铜处可以看出,这枚元宝的包浆为老包浆,十分温润,鎏金层有自然氧化的宝光,十分舒服。从包浆和
你好,谢谢邀请。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你这枚寿字元宝是老的,有点像铜鎏金的。从鎏金脱落露铜处可以看出,这枚元宝的包浆为老包浆,十分温润,鎏金层有自然氧化的宝光,十分舒服。从包浆和金色来看,这枚金元宝应该是清末的,具有一定的市场价值。目前纯铜的市场价在一百多的样子,而你这品相较好,如果还是鎏金的话市场价应该在七八百。
这种元宝有很多人拿来给我看过,有的是鎏金的,有的是纯铜的。鎏金的容易看到铜色,和鎏金层有明显的区别,比较好给他们解释。而那种纯铜的则很难解释,因为清代和民国的黄铜颜色和黄金颜色比较接近,纯铜的被擦掉外层的锈之后,往往会露出黄金一样的颜色,容易被大家认为是黄金,或者加了黄金,这就不太容易给他们解释。
清晚期和民国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鎏金或黄铜的元宝,那是因为民间缺乏黄金,而中国人又比较重面子,所以就在祝寿、结婚等大日子里用这样的看起来像金元宝的东西撑场面,甚至是人死之后也会在棺材里放一些作为明器。
但由于这种元宝成本也不低,就算纯铜的,由于要追求黄金的颜色,所以必须经过多次炼制,去除杂质,制作完成后也是要值几十文铜钱的。尤其是鎏金元宝,成本更高,一般也就是有钱人家才用得起,所以总体来说存世量还是比较少的。
这种金元宝在民国被更多的使用,民国的金元宝中间加了一个半球形状的隆起,这种形状甚至一直到现在都是艺术创作中金锭银锭的通用形象,让很多人以为古代元宝本身就是那么样子,其实这是我们看电视剧被带偏了,真正的金银锭跟那种元宝是不一样的。
刚刚搞错了一张图片,侧面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