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馒头,让我想起十年前的事。第一次出差,去的是山东的邹平。
女人的胃口都不大,我最多吃两个馒头一碗豆浆外加一个鸡蛋。
那天去的早餐店,我也习惯性的要了两个馒头,邹平的朋友
说起馒头,让我想起十年前的事。第一次出差,去的是山东的邹平。
女人的胃口都不大,我最多吃两个馒头一碗豆浆外加一个鸡蛋。
那天去的早餐店,我也习惯性的要了两个馒头,邹平的朋友建议我吃杂粮煎饼,这是山东特色。
江南人,早餐一般都吃烧饼油条豆浆,或小笼包,或馄饨,或面条包子,说实话我很少吃馒头。
或许是在北方上的大学,也会吃馒头了。而杂粮煎饼真的不喜欢,还是馒头配点咸菜,吃的踏实。
放在我面前的是两个圆圆的白白的,跟武大郎卖的炊饼很像。学校的食堂大多是刀切馒头,长方的那种,圆馒头第一次见。
我习惯性的捏捏馒头,咦,还挺“结实”的,不像在学校里,也不像我在江南吃的馒头,随意一捏,就成了“面饼”。
咬一口,挺实在的,有点实心,好像发面没发好,用手撕能撕下一丝丝的。
邹平朋友告诉我,山东的馒头就是这样,一个能顶南方的两三个。
那天,我勉强吃完一个,第二个真的吃不动了。
回到江南,我特意去买了馒头,还是一如既往的一捏就扁,两三个才能抵得上山东的馒头。
我还去问了做面点的朋友,他告诉我:
1、北方人胃口大,做馒头舍得用面粉。
2、南方的馒头,刀切的多,以前单位里做的刀切馒头也舍得用面粉,现在外面的早餐店,做的是生意,如果一个能让你吃饱,你还会买第二个吗?
朋友的一番话我明白了,江南开放彻底,做生意都有“经”,店家没考虑你能不能吃饱,考虑的是他能卖几个。
多卖一个多挣一份钱,这就是生意。
怪不得,我在南方吃的油条都是空心的,我能吃两三根。而我在北京吃的油条却是实心的,一根油条沾豆浆,能让我吃饱。
这不是面粉不同,而是生意经不同,也是地理环境不同。
南方人心眼多一点,北方人实在点。
又或许是北方人的胃口大于南方人,都说北方大汉,很少听说南方大汉,吃的多自然就高大了。
这是本人的理解,不代表任何人。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不是北方的馒头捏不扁,北方也是有各式各样的馒头糕点的,不要局限在发面大馒头上哦,只是做法不同,料放的不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