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在近现代,本来是没有麻辣火锅的】01
麻辣火锅最早反映的是下层群众,靠辣椒红油来增添生活色彩,靠低廉的动物内脏来“打牙祭”,这跟农业发达、物产丰盛的成都平原几乎豪不
01
麻辣火锅最早反映的是下层群众,靠辣椒红油来增添生活色彩,靠低廉的动物内脏来“打牙祭”,这跟农业发达、物产丰盛的成都平原几乎豪不沾边。
相反,这跟农业落后、物产匮乏的重庆密切相关,麻辣火锅正是长江、嘉陵江的码头苦力迫不得已的偶然发明创新。
从码头苦力走向平民阶层,再从平民阶层扩散到重庆中上层阶级,在抗战时期得到空前发展,在改革开放后走向全国全世界。
重庆火锅最早抢滩成都市场,成都接触重庆火锅最早最久最深,再加上地理、经济、历史、文化等关系密切,所以成都最容易抄袭借鉴重庆麻辣火锅。
02
面对重庆市场竞争过大的情况,
一部分重庆火锅或主要高管厨师,自立门派在成都落户发展;
一部分成都餐饮人眼红重庆火锅的成功,直接抄袭借鉴重庆火锅;
一部分成都餐饮人在重庆火锅的基础上适当改良,推出清油温和的火锅。
这就是成都火锅市场的基本情况,但是重庆火锅在成都市场仍然占据很大比重。然而近些年成都新派火锅的快速崛起,重庆火锅在成都市场呈现一定的萎缩态势,而且成都火锅也正大举抢滩重庆市场。
03
以成都平原为代表的老川蜀,餐饮比较的清淡、甜咸、高端、固定,且几十年没有明显变化和创新发明。
比如说宫保鸡丁、回锅肉、鱼香肉丝、东坡牛肉、麻婆豆腐、开水白菜、夫妻肺片、灯影牛肉等等。
另外语言文化,比较的绵润、细腻、轻柔。
04
这些都是跟地理自然密切相关的。
老川蜀地区平原盆地广阔,农业发达、物产丰盛、经济繁荣,商贸发达,所以老川蜀地区的文化总体是偏温和的。
发达的经济和温和的文化,体现在餐饮上,更喜欢温和的,根本不需要麻辣火锅这种百变、劲爆的餐饮选择。
相反,老巴渝地区山水交错山川密布,自古农业落后、物产匮乏、经济困难、商贸落后,以至于食盐、白糖等古代稀缺的资源,老巴渝地区是非常匮乏的。
所以以渝菜为代表的老巴渝地区餐饮,善于对食材的充分利用,再加上用麻辣刺激去除潮湿,最终形成以味型鲜明,主次有序为特色,又以麻、辣、鲜、嫩、烫为重点,变化运用,终成百菜百味的渝菜风格。
05
“取材广泛,调味多变,菜式多样,口味清鲜醇浓并重,以善用麻辣调味著称,并以其别具一格的烹调方法和浓郁的地方风味,融会了东南西北各方的特点,博采众家之长,善于吸收,善于创新,享誉中外。”
这些川菜的主要特色,几乎都是渝菜的特色,川菜也是靠渝菜这些特色走向全国全世界,成为“民工菜”、“百姓菜”、“中华料理的集大成者”等等,渝菜可以说是川菜的灵魂。
比如说,麻辣火锅、鸳鸯火锅、九宫格火锅、万州烤鱼、黔江鸡杂、鸡公煲、水煮鱼、酸菜鱼、毛血旺、辣子鸡、麻辣干锅等等,以百变多样、不拘一格、物美价廉、麻辣刺激等特色,容易让人形成强烈的感官刺激。
而传统川菜的特色和成都平原相关,主要是清淡、甜咸、高端、固定的,在快节奏的时代几乎很难有较大的市场和影响力。
火锅源于重庆,麻辣烫串串源于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