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跳墙,又名满坛香,是非常著名的闽菜,集水里游的、天上飞的、山上长的数十种山珍海味于一坛。诸如鱼翅、鱼唇、海参、鲍鱼、鱿鱼、蹄筋、猪肉、鸡肉、鸭肉、火腿、干贝、鸡骨
佛跳墙,又名满坛香,是非常著名的闽菜,集水里游的、天上飞的、山上长的数十种山珍海味于一坛。诸如鱼翅、鱼唇、海参、鲍鱼、鱿鱼、蹄筋、猪肉、鸡肉、鸭肉、火腿、干贝、鸡骨、香菇这些食材,加以高汤、蚝油、冰塘、葱、姜、老抽、生抽、盐等佐料调制而成,最后装进坛中,倒入绍兴黄酒,先盖上荷叶,后拿玻璃纸密封,再用盖子盖紧。接着把坛子置于旺火上烧沸后调文火煨烂,待到酒香四溢、色泽金黄时便可上席了。
总而言之,这是颇费功夫的一道菜,加之食材的名贵,自然价格不菲。而说起佛跳墙这个名字,背后也是一个有趣的故事,相传唐代有位僧人夜宿福州的客栈,恰好隔壁有人以满坛香宴请宾客,僧人闻到香气,当下垂涎三尺。遂顿弃多年佛门修行,跳墙而入一尝佳馔。故有诗云: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佛跳墙,也就因此而得名。
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唐代究竟有没有佛跳墙我们不得而知,但在清代道光年间,福州的聚春园倒是让佛跳墙名满天下。从那之后,经过几代大厨的改进,佛跳墙俨然成为了福建菜中首屈一指的代表菜,特别是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前后,全球兹要有华人餐馆的地方,无不打出佛跳墙的招牌,以此来招揽顾客。作为一名小吃货,我一度很好奇那个佛跳墙热的时代,尽管没能赶上,但前两年在北京饭店吃到此菜,且不管滋味如何,也算了却了我多年来的一桩心愿。
佛跳墙这道菜,相传源于清道光年间,距今有两百多年历史。此菜以十八种主料、十多种辅料互为融合。其原料有鸡鸭、猪肚、蹄尖、蹄筋、火腿、鸡鸭肫;有鱼翅、海参、鲍鱼(鲍鱼食品)、干贝、鱼高肚;也有鸽蛋、香菇(香菇食品)、笋尖、竹蛏等共三十多种原料与辅料分别加工调制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