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大补食材”
正常饮食能不能满足身体所需?能!
但鸡蛋和牛奶,从营养价值角度上讲,完爆那些所谓的“大补”食材!这句话很有问题。
这里“大补食材”具体指哪种?
问题中列出
1、关于“大补食材”
正常饮食能不能满足身体所需?能!
但鸡蛋和牛奶,从营养价值角度上讲,完爆那些所谓的“大补”食材!这句话很有问题。
这里“大补食材”具体指哪种?
问题中列出的是:鲍鱼、燕窝、鱼翅、海参、阿胶等,我们就按这五种考虑。这五种传统食材是主要是以其稀有而珍贵,倒不一定是营养高到天边。一样食材的营养价值不仅是通过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来体现的。其中的微量元素以及是否适合人体吸收,对健康是否有裨益才是最终判断的依据。
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含量高不一定就是好的食补材料,过量摄取蛋白质和氨基酸可能引发糖尿病等疾病。判断一样食材的营养以蛋白质和氨基酸为标准其实是大错特错。而微量元素也是逐步被人类所了解的,并不是说某样食物里除了今天测到的几种元素,就不存在其他的元素。比如人参和胡萝卜如果在RH2\Rg3之类的有效成份被发现之前,营养成份测试也是差不多的。然而你能说人参和胡萝卜功效一样吗?
人体是一个综合系统,适合营养多样化。比如天天吃肉的人,蔬菜对他来说带来的好处比肉类更大,反之亦然。天天吃鸡蛋和牛奶的人,鲍鱼、燕窝、鱼翅、海参、阿胶等当然更显得有益。假如存在一个天天吃鲍鱼、燕窝、鱼翅、海参、阿胶的人,我想对于这个人来说,也许鸡蛋牛奶的营养更好。
所以,这个营养角度不应该是单纯的蛋白质和氨基酸或已知的微量元素含量,而是以人体需要为前提的元素含量。甚至有时候即便没有微量元素,只是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低,对某些人而言就已经超过了鸡蛋牛奶的作用。
唯元素论是对科学的一知半解,打个比方,比如血型一般说来不外A、B、O、AB四种,可是同是B型血的人难道血液就是一样的吗?还分RH+或RH-等不同的细分,将来随着科学的进步可能还会发现更多的不同特质。
就血型而言,普通的血型之外还有熊猫血。熊猫血之于普通血型就相当于鲍鱼、燕窝、鱼翅、海参、阿胶等大补食材之于鸡蛋牛奶,虽然大体上成份相似,但一因其少,二因是必不可少,所以就是珍贵。
2、关于智商税
所谓的智商税,一定是智商低于正常值,或行动、思想模式比不上普通人才存在智商税的问题。一个人去买彩票,幻想一夜暴富,这叫缴智商税。一个人去银行存钱,希望钱保值,但实际上银行的利息抵不过货币贬值,智商高的人可能通过基金、债券等多种投资手段取得远高于银行的收益。那么这个银行存钱的人就是在缴智商税吗?显然不是,因为普通人保值的手段大多是银行,这个人的行为虽然并不是最优方案,但并没有低于普通人的水准,所以不能称为缴智商税。
关于食品优劣,认为”大补食材“鲍鱼、燕窝、鱼翅、海参、阿胶等更好的是基于以往经验及传统。认为牛奶鸡蛋”完爆“鲍鱼、燕窝、鱼翅、海参、阿胶等食材是基于蛋白质、氨基酸含量。前者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后者则是盲人摸象、管中窥豹。若以智商来论,我不觉得这两者有本质的区别。
大家都是普通人,所以请不要轻易鄙视别人的智商。
3、如何判断传统经验是否有误
中国历史是吓人的悠久,老祖宗留下的经验也是多不胜数,这里当然有精华也有糟粕。那么判断经验的对错,我始终觉得理论与实验应并举。比如大补食材优劣的问题,一要分别测试各类食材的成份,二要进行实验对比,这样才能更真实了解事物的真相。
牛那的钙质多,而鸡蛋的蛋白质多,两样加一起营养更多。
建议你每天都吃鸡蛋牛奶,但鸡蛋也不要吃多,早晨吃两个就行,鸡蛋是补充体能的好食品,热量比牛奶少,一天一个(不要太多,太多反而不吸收,这种东西,吃得越少越吸收得充足),很好哦
早晨最好和纯牛奶,中午睡觉前喝杯酸奶,帮助睡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