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04 12:10:34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民间流传赤小豆,薏米祛湿气,赤小豆祛湿的原理与其功效有关,接下来,我为您详细分析解答它的功效作用。
★赤小豆泄心火,利小肠
- 赤小豆是药食两用之品,老百姓常称其为“赤豆,红小豆或红饭豆”,闷饭时放入一把增香入味,有的地方用其做豆沙馅,味道甘软香糯。实际上,入药的赤小豆与红饭豆外形上有一定的区别,《本草纲目》上记载“颜色赤,一头平顶者可药用”,由此可知,赤小豆的鉴别要点是颜色深红,一端偏大而平,另一端略小。两端都是椭圆形对称的是红饭豆,一般不入药用。
- 赤小豆具有利水,排脓的作用,其原理分析历代医学家均有所阐述,例如张仲景用赤豆当归散治下血,麻黄连苕赤豆调瘀热黄疸,《本草便读》认为“赤豆,入心与小肠”,因赤豆色红,红色入心,心与小肠为表里相配的脏腑。清代医学家张志聪提到“赤豆,其性下沉”,意思是说赤小豆质地沉重,可下降至小肠,《内经》说“小肠泌别清浊”,小肠可吸收营养物质为人体提供能量,营养物质可称之为“清”,同时,助新陈代谢吸收水分入膀胱,并形成尿液排出体外。赤豆下沉行于小肠腑,助小肠吸收水分,将水湿排至膀胱而实现利水消肿的目的。
- 同样,它的祛湿也是通过促进水液排泄来实现的,通俗讲,它的祛湿作用是治标的,并不能兼顾湿邪形成的本源。
- 湿邪致病多由脾阳虚或者肾阳不足引起的,脾肾无法运转代谢水湿可导致水湿停滞,意思是水液在体内积聚,引起形体肿胀,大便粘腻,皮肤出油,痰多咽喉不利,困倦头沉,舌苔厚腻,当湿气出现时,要辨别湿邪停滞的原因,赤豆只是利水排湿的,无法调治脾肾阳虚的根本问题,网络上过度夸大了它的作用。
- 赤小豆是五谷杂粮之一,营养价值较高,且具有轻微的补益作用,邹润安说赤豆外形似肾,是肾谷也,颜色赤红,兼入心,有一定的补益心气的作用。
总结
赤小豆有利水消肿的功效,味甘平无毒,有一定的利水排湿作用,但无法兼顾水湿形成的根本,身体问题复杂时应请专业中医师给予指导。
最后,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
备注:大家好,我是中医朱旭阳,文中参考了中医理论著作,结合个人经验,图片来源于网络。
祛湿、健脾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