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什么心脏病,总不外两方面的异常,电活动异常与机械活动异常,电活动异常就是各种心律失常,机械活动异常就是心衰。
第一,心律失常,只要有心脏病就一定有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最常
不管什么心脏病,总不外两方面的异常,电活动异常与机械活动异常,电活动异常就是各种心律失常,机械活动异常就是心衰。
第一,心律失常,只要有心脏病就一定有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最常用的分类方法就是快速型与缓慢型。快速型心律失常最轻的是早搏,又称为期前收缩,有房性、交界性、室性三种,当然还有窦性早搏,因机理复杂,这里不再详述。早搏的症状可有可无,主要看原发病的轻重,很多是功能性的,最常见者为室性早搏,可能只是感到偶然的心悸,或者根本没有察觉。更严重点的就是阵发性心动过速了,也分为房性、交界性、室性,这是一定有症状的,胸闷、心悸、甚至晕厥。持续性心动过速也是这么分类,症状更严重,室性心动过速不及时抢救常致命。心房颤动是仅次于室性早搏的常见心律失常,危害有①心搏出量减少至少15%~30%;②心房内附壁血栓脱落导致心源性脑栓塞;③患者胸闷、心悸等难受的症状。缓慢型心律失常顾名思义则是缓慢的,较之于快速型心律失常少见,有窦性心动过缓、严重者可诊断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一度、二度、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缓慢型心律失常可导致心脏搏出量减少,从而心脑供血不足,加重冠心病,导致脑供血不足,与缺血性卒中、晕厥有相当大关系。值得注意的是心律失常必须靠心电图才能诊断,任何摸脉搏、听心音都不能做出诊断,有的只是大体推测。心电图从简单的体表12导联发展到24小时动态心电图,很好地解决了病人不在医院时心律失常的诊断,腔内标测心电图更是为心电生理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第二,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心衰的根本病理生理机制就是心输出量的减少,这种减少绝大多数是绝对减少,也有少部分是相对减少。左心衰的临床表现就是肺水肿的表现,劳力性呼吸困难是主要临床表现,夜间睡眠差,时有夜间端坐呼吸,还有咳嗽、咳痰,严重者有粉红色泡沫痰。右心衰的表现就是体循环淤血的表现,表现为躯体下垂部位水肿,如足部水肿,可波及整个下身,胃肠水肿表现为食欲不振,肝肋下肿胀,也可以看到颈外静脉充盈甚至怒张。心衰时大部分病人的心脏是扩大的,可以在体检时发现心界扩大的表现,也可以通过听诊听到第三心音、第四心音,还有这两种额外心音加快后导致的奔马律。临床上可以通过影像学检查如X光片、CT等发现肺水肿特有的表现,如双侧肺门蝴蝶影,心脏彩超可发现心腔扩大,还可以准确计算心脏射血分数以明确心衰类型为收缩性还是舒张性的。化验室检查也对心衰的定性、定量有了贡献,如心房利钠肽的升高就是心衰的佐证,数值越高心衰越严重。
心脏病的临床表现大体就这两类,任何心脏病只要抓住这两条,再结合各自的特点就大体可以抓住要领了。
心脏不好症状很多,分典型症状和伴随症状。
典型症状有胸痛、心慌、呼吸急促、头昏、焦虑等。
伴随症状有咳嗽、水肿、发热、身材矮小、虚弱、瘦弱、脸色发黑、发育迟缓等。
并发症: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脑血栓、脑脓肿、肺炎、心脏骤停等。
需要就医情形:有家族史和有基础疾病出现头昏、呼吸急促、胸闷、胸痛、昏厥等症状,这种痛有一种濒死感的大汗淋漓那种痛。
就医科室:心内科、心外科。
需要告诉医生的话:为什么去医院、现在出现什么症状、家族史、曾经都有哪些疾病、正在服用什么药物、平日嗜好等。
需要做的检查:心脏CT、心脏磁共振、心电图、冠脉造影、心脏彩超、心脏标志物、血生化与血气、病理检查等。
需要带的证件:身份证、医保卡、银行卡、现金若干。
日常护理:遵医嘱用药、心态平和、适量运动、健康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