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首诗本身并不能用“萌”来形容,但后人将它的诗句调换了顺序,意思大不相同,比较之下很有些“萌萌”的讽刺意味。这就是唐代诗人李涉的《题鹤林寺僧舍》
“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
有首诗本身并不能用“萌”来形容,但后人将它的诗句调换了顺序,意思大不相同,比较之下很有些“萌萌”的讽刺意味。这就是唐代诗人李涉的《题鹤林寺僧舍》
“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
诗人虽才华横溢却一生仕途不顺,在流放之际终日苦闷消沉不已,有一天惊觉春天将尽,而自己的年华也将如这春光一样飞逝,诗人不甘心这样庸碌一世,便重振精神强登山。他和山中寺院的高僧一番,畅吐胸中郁气,参禅论道之中诗人的心渐渐复苏,感受到了少有的轻松愉悦,这真是纷繁俗世中难得的清闲时光。
此后有人将诗句调换了顺序,变成“偷得浮生半日闲,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终日昏昏醉梦间。”
难得浮生偷闲,惊闻春光将尽便强打精神登山游览,却因在山寺中和僧人一阵闲聊,让自己整天昏昏沉沉,如醉如梦。
原诗读来顿觉僧人精通佛理,颇有修为,能于言谈间度化诗人,拔除他的痛苦,诗人于困顿中豁然开朗,真实享受到了半日清闲。而改诗仅仅是换了诗句位置,一个庸僧就活脱脱出来了,他佛理不通,言语无趣,不会度人,却能催眠,诗人好容易偷来的半日清闲就这样被生生辜负了。两首诗意趣各异,有了原诗的对照,后人的修改更像是抖了个机灵,那个愚俗的僧人竟然也有了些萌萌的蠢意,所以每次读到李涉的这首诗,我都想笑,真是对不住诗人了!
神曲清浊酒,牡丹深浅花。
少年欲相饮,此乐何可涯。
沉机造神境,不必悟楞伽。
酡颜返童貌,安用成丹砂。
刘伶称酒德,所称良未多。
愿君听此曲,我为尽称嗟。
一杯颜色好,十盏胆气加。
半酣得自恣,酩酊归太和。
共醉真可乐,飞觥撩乱歌。
独醉亦有趣,兀然无与他。
美人醉灯下,左右流横波。
王孙醉床上,颠倒眠绮罗。
君今劝我醉,劝醉意如何。——元稹《酬乐天劝醉》
我就不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