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头两边齿痕多,是脾虚,水湿停于中焦造成的。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说,怎么又出现一个“水湿”?对,就是水湿。
中医对湿、水湿、水,是有明显划分的。举个例子:桌子上放了一个碗,碗里是
舌头两边齿痕多,是脾虚,水湿停于中焦造成的。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说,怎么又出现一个“水湿”?对,就是水湿。
中医对湿、水湿、水,是有明显划分的。举个例子:桌子上放了一个碗,碗里是一碗水,这时候,我们称碗里的是水。假设,我们把碗里的水倒在地上,土地把水吸收了,但是呢,还能看到地上有水,这时候,我们就称为“水湿”。假设,倒在地上的水不见了,只看到湿湿的一片,看不到一点水的影子,我们就称为“湿”。这就是水、水湿、湿气的区别。
再回到我们人的身体上,当我们身体出现浮肿、胃里咣当咣当的水声,舌头伸出来口水都能流出来,我们中医一般就说患者体内有水,这个水叫“废水”。当舌头伸出来,舌头齿痕很多
,舌头淡白,湿漉漉的,我们中医就叫“水湿”过大。当舌头伸出来,舌苔白厚,或黄厚,再加上身体困重,我们中医就成为“湿气”过重。
“水、水湿、湿气”三者的关系,就是它们都是水的三种存在方式,只不过是水的多少不同罢了。湿气多了,就聚而成水,水湿处于二者之间,就是很湿很湿,似乎能看见水,抓一把一捏就出水。
中医上针对水湿的治疗,一是健脾,二是温阳利水。具体治疗要看患者的具体症状。
舌边有齿印即中医所说的“齿痕舌”,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不一定是湿气重。
一.生理性:有些人天生舌体胖大,受齿缘压破而形成齿痕舌,舌淡红苔薄白,属于生理性齿痕舌。
二、病理性:中医认为多由于寒湿或湿热内蕴,或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湿阻于舌而舌体胖大,受齿缘挤压而形成齿痕。
1.寒湿:舌淡白苔厚腻而有齿印。身体兼夹困重感。
2.湿热:舌红苔黄厚腻,肿胀满口,边有齿痕。身体兼夹朝热困重感等。
3.脾虚:脾虚又有脾气虚和脾阳虚,主要表现为舌淡红苔白腻,平时怕冷,易疲乏,易腹泻等等。
三、应对方法
1.寒湿的患者:平时可拔罐、汗蒸等。慎吃寒凉食物。
2.湿热的患者:平时可食用玉米、薏苡仁等等。
3.脾虚湿盛患者:平时煲汤炒菜可多切几片生姜。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帮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