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是严重影响我们生活质量的疾病之一,常在进食高嘌呤食物、饮酒、剧烈运动、突然受凉等因素下诱发,一旦急性发作常常疼痛剧烈、难以忍受。我们都知道痛风患者应尽量不吃高嘌
痛风是严重影响我们生活质量的疾病之一,常在进食高嘌呤食物、饮酒、剧烈运动、突然受凉等因素下诱发,一旦急性发作常常疼痛剧烈、难以忍受。我们都知道痛风患者应尽量不吃高嘌呤食物,而鱼肉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也属于高嘌呤食物,是许多痛风患者不敢碰触的“雷区”。其实,鱼肉并不是痛风患者完全不能吃东西,我们要学会选择嘌呤含量相对较低的鱼类,同日避免进食鱼皮、鱼卵、鱼干等。
痛风与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而机体的血尿酸则与进食高嘌呤食物密不可分,当每100g食物嘌呤含量超过150mg时,属于高嘌呤食物,痛风患者应避免食用,常来的高嘌呤鱼类有带鱼、沙丁鱼、凤尾鱼等,同时鱼皮、鱼卵、鱼干嘌呤也高,也应尽量不吃。而当每100g食物嘌呤含量在50~100mg时,为中嘌呤食物,可适当进食,常见的鱼类如草鱼、鲤鱼、金枪鱼、鲑鱼等为中嘌呤食物,痛风缓解期的病人可以适当食用,急性期则应少吃。当每100g食物嘌呤含量在50mg以下时,则为低嘌呤食物,鱼类相对减少,鳜鱼则是属于嘌呤较低的鱼类,适合痛风患者食用。
痛风患者个人体质不同,食物选择也要个体化,不能盲从,以体力进食后无不适为宜。由于嘌呤易溶于水,科学的烹饪方法可以减少鱼肉中的嘌呤含量,大家可以采取焯水、水煮、炖煮等方法烹饪后食用。痛风患者选择鱼肉总的原则就是:①选择嘌呤低而不选嘌呤高的鱼类;②淡水鱼优先,而海鱼少吃;③可水煮后弃汤食用;④吃鱼肉而不吃鱼皮、鱼子和鱼干;⑤少量吃而不多吃;⑤缓解期可吃,急性期少吃。
希望大家正确认识痛风,切勿偏听偏信、以免贻误病情。痛风一经诊断,则必须积极改善生活方式(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戒烟限酒、适当运动、注意保暖、多饮水、规律作息、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控制体重等),并配合必要的药物治疗(急性期对于止痛,缓解期降尿酸)。治疗过程中要注意监测病情变化,并注意定期复查,以长期稳定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感谢阅读,祝大家身体健康。本文由您的家庭医生-全科扫地僧原创写作于今日头条&悟空问答。版权©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
痛风的人可以适量吃鱼
限制嘌呤的摄入是高尿酸患者饮食中的首要问题。虽然大多数海鲜嘌呤含量较高,但金枪鱼,白鱼,三文鱼等舍嘌呤较低,每l00克含嘌呤30一75mg,尿酸高的人一周可吃两三次,每次不能超过100g。而且我们经常会看到草鱼,鲫鱼,鳗鱼,鳕鱼等,只要正常的尿酸水平控制得当,还可以适量食用。
有很多淡水鱼的嘌呤含量很低,比如桂皮鱼,每100g桂皮鱼的嘌呤含量只有24毫克,类似于这种低嘌呤的鱼,可以放心食用。事实上,即使一些鱼的嘌呤含量很低,如果摄入过多,也不多喝水,就会导致嘌呤摄入过多。尤其在痛风急性发作时,要注选择好鱼种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