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怎么对待朱标的后代 朱棣靖难之役为何成功

朱棣篡位之后会如何对待原来的大宗,他大哥朱标的子女?就一个字:虚伪而残酷。
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六月十三日,随着南京皇宫里的一把大火,当朝皇帝朱允炆对大明帝国四年的统治就此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10 02:47:05

朱棣篡位之后会如何对待原来的大宗,他大哥朱标的子女?就一个字:虚伪而残酷。

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六月十三日,随着南京皇宫里的一把大火,当朝皇帝朱允炆对大明帝国四年的统治就此结束。六月十七日,开国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在奉天殿登基称帝。对于支持建文皇帝的忠臣,朱棣采取的是肉体消灭的政策。但是如何对付大哥朱标的子女,大明的长房正宗,朱棣还是颇费了一番心思。

朱允炆剧照

懿文皇太子朱标:

朱标是朱元璋嫡长子,大明开国之初就被册封为皇太子。从洪武十年(公元1378年)开始,朝中大事就先由皇太子处分,然后才奏报老朱本人。朱标实际上就是“副皇帝”,也被认为是历朝历代权力最大的皇太子。本来朱元璋驾崩,朱标继位,也就没有靖难战争这回事了。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四月,年仅38岁的皇太子朱标不幸去世。朱标的去世,不但是朱元璋本人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也是明初历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八月,祔葬皇太子于孝陵之东,谥曰懿文。同年九年,朱元璋册立朱标次子朱允炆为皇太孙,并且为了他能顺利登基,动手清除了以蓝玉为首的武勋集团。

朱允炆登基之后追尊朱标为孝康皇帝,庙号兴宗。嫡母常氏为孝康皇后,和兴宗康皇帝一起祔享太庙。而朱棣篡位后,以“于礼未安”的理由将大哥的皇帝身份褫夺,牌位迁出太庙。孝康皇后仍称敬懿皇太子妃。至于朱允炆生母吕太后,则改称皇嫂懿文太子妃,同时赶出皇宫,迁居于朱标的陵园。

盖建文初,尊谥懿文为孝康皇帝,庙号兴宗,升祭于太庙。致是礼官言考之古典,于礼未安。遂命以主置陵园,仍旧谥号曰懿文皇太子,岁时致祭如常仪。—《明太宗实录卷九下》

朱标陵园遗址

建文帝朱允炆

按照明代官方史书的“权威”认定,朱允炆死于奉天殿中的那场大火之中。朱棣在听到侄儿的死讯之时,还假惺惺地流了两滴鳄鱼的眼泪。

六月二十日,朱棣以所谓“天子礼”安葬了朱允炆,但是陵园在哪里?不知道。此后在明代官方史书中,朱允炆都被称为“建文君”。作为太祖钦点的接班人,大明王朝四年的正牌皇帝,死后既没有谥号,也没有庙号。到了明朝后期,政治氛围相对宽松,朝臣多次提出为朱允炆上谥号和庙号,依然遭到了当朝皇帝的拒绝。

至于包括《明史》在内的正史、野史怀疑朱允炆化装成和尚,在大臣的帮助下逃出南京,个人以为可能性不高。首先金川门的陷落是一个突发事件,当时朱允炆还在宫内,证据就是他亲手杀掉了朱棣的内应、魏国公徐达的儿子徐增寿。而朱棣进城之后立刻派出一千精锐骑兵直扑皇宫而去,这些人表面上是去保护朱棣的弟弟周王和齐王,其实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而且朱棣本人特意不进城,就是为了不和弑君产生任何联系,所以建文帝大概率不是自杀,就是被自杀了。

朱允炆大和尚剧照

吴王和衡王

吴王朱允熥,朱标第三子,太子妃常氏次子。按理在他大哥朱雄英夭折后,朱允熥就是太祖嫡长孙。可惜出于种种考虑,朱元璋没有立他为皇太孙。衡王朱允熞,朱标第四子,吕氏所生。

朱允炆登基后,封朱允熥为吴王,朱允熞为衡王。建文帝虽然对叔叔们严酷削藩,但是弟弟们仍然是有护卫的,吴王临安护卫、衡王衡山护卫就是明证。

戊戌,复沈阳左、右二卫。初建文中改沈阳左卫为衡山护卫,右卫为临安护卫。至是兵部奏复旧制。遂命凡天下军卫建文所改革者,悉复其旧。—《明太宗实录卷十上》

在朱标本人被褫夺皇帝身份之后,按照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八月更定的皇太子、亲王等封爵、册宝之制,皇太子之子例封郡王。故而朱允熥和朱允熞二人在七月分别被降封为广泽王和怀恩王,并且立即启程前往福建漳州府和江西建昌府就藩。

但是太子嫡子毕竟是个大麻烦,当朱棣根基已稳之后,广泽王和怀恩王在十一月被召回京城。随即以“不能匡辅其兄”的罪名被废为庶人。

朱允熥死于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九月,享年40岁。朱允熞卒年不详。

靖难剧照

徐王朱允熙

朱允熙是朱标第五子,生母为吕氏。朱允炆登基后封为徐王,朱棣篡位后降封为敷惠王,陪母亲吕氏一起迁居懿文陵。话说朱允炆的脑回路也是很大,朱标的外公、马皇后之父马公在明朝建立后被追封为徐王,建文帝为何给弟弟一个重复的封号?难以理解。

而在朱允熥和朱允熞被封为庶人的同时,朱允熙侥幸逃过一劫。因为朱允熙现在也不过12岁,他两位兄长的罪名,朱棣实在是不好意思套到他的头上。为了堵住天下悠悠之口,朱棣又在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三月改封敷惠王朱允熙为瓯宁王,以奉懿文皇太子之祀。

惟长兄未有承祀,其第四子允熙生十四矣,器资端重。今改封瓯宁王,世奉懿文皇太子之祀。—《明太宗实录卷二十九》

但是两年后的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十二月,瓯宁王朱允熙忽然就不明不白地死了。起因据说是府邸着火,然后这位瓯宁王殿下就吓死了。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朱标一系终于没有一个有爵位的后代了。

建文忠臣方孝孺剧照

朱标诸女

  • 长女江都郡主

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十二月下嫁长兴侯耿炳文子耿璇,朱允炆登基后进封江都公主。靖难战争中,耿炳文和耿璇双双殉国。靖难之后,公主降封江都郡主,随后即在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三月去世。

  • 次女宜伦郡主

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三月被封为宜伦郡主,配锦衣卫百户于礼。据保守估计,此时郡主的年龄起码25岁,妥妥的大龄剩女。宜伦郡主至少活到了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此时她的夫君于礼已经去世,儿子于钺有一个南京羽林左卫带俸百户的差使。这一年郡主请求朝廷为她“预造葬地”,但是遭到了拒绝,此后再未出现在史书记录之中。

  • 幼女赠南平郡主

这是朱标第四个女儿,第三女可能夭折。这位幼女死于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五月,朱棣将她赠封南平郡主,并命工部治丧葬。

结语:随着瓯宁王朱允熙去世且无嗣,明朝的长房、懿文皇太子朱标一系后代就此不再是皇室,而只是庶人。皇权斗争,就是如此残酷。如果当年朱棣战败,燕王一家的下场也绝对不会好到哪里去。毕竟靖难战争一开始,朱允炆就已经削去了燕王的属籍,将他们一家子都废为了庶人。

好像没有屠杀,全给关起来吧!其中一个儿子一直到明英宗朱祁镇二次登基后才被释放,释放后牛羊不分,可悲可叹!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