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年花开月正圆》中,甑糕,既是女主周莹爱吃的小吃,也是反派人物胡咏梅毒死男主吴聘的作案工具。
于是,甑糕这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千年民间名小吃,也随着《那年花开月正圆》的热
在《那年花开月正圆》中,甑糕,既是女主周莹爱吃的小吃,也是反派人物胡咏梅毒死男主吴聘的作案工具。
于是,甑糕这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千年民间名小吃,也随着《那年花开月正圆》的热播,从本土饮食走到了台前,名扬四海,惊艳了吃货。
甑糕,是关中平原人们特别喜爱的一种风味小吃。
顾名思义,“甑糕”就是用“甑”蒸成的“糕”。
那么,“甑”是一种什么样的炊具呢?
据考证,“甑”是置于鬲、釜上蒸制食品的炊具。
相传“甑”是黄帝发明的。
三国时,谯周的《古史考》中就有“黄帝作釜甑”的记载。
在出土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炊具中,就有陶甑。
陶甑的底部有许多小汽孔,可以使鬲、釜中的蒸汽升入甑中,把生料蒸熟。
甑的发明,是我国烹饪史上一个很新的突破。
到了商周时代,除了陶甑以外,又出现了铜甑。
战国以后,还出现和铁甑。
铁甑与陶甑、铜甑在式样上不完全相同。
铁甑没有底,在底部有一个铁的甑篦,这样使用起来方便多了。
算起来,甑的使用已经延续了5000多年,而现在关中地区的甑糕,就是用这种古老的铁甑蒸制的。
制作甑糕主要有两种食材:糯米、红枣。
a、先将糯米用凉水浸泡四、五个小时,
待米心泡开后,捞出来,用清水淘洗干净,并控干水分。
b、将洗干净的大枣。铺在铁甑篦上,然后再将晾干的三分之一的糯米铺在大枣上。
再往大枣上铺上一层糯米,铺一层枣。
以此类推,用同样的方法共铺四层枣,三层米,将材料全部装完。
c、蒸煮甄糕前,要在枣上盖一层干净的白布。
然后盖上锅盖,即可蒸焖。
蒸焖甑糕的火功和添水这两项十分重要。
火功:要先用旺火猛烧,约40分钟后,向米上浇洒温水,继续蒸;30分钟后再浇一次温水,接着再蒸。
再浇洒一次温水后,改用文火蒸焖五、六个小时即可。
由此看来,制作甑糕是一个细心的慢功夫。
这样蒸煮出来的甑糕,米枣交融,色泽鲜润,绵软粘甜,枣香扑鼻。是关中百姓喜爱的早餐食品。
据说,甑糕是从我国最古老的“粉糍”演变而来的。
先秦时期的粉糍里并不放枣,到了唐代才发展成枣米合蒸。
韦巨源的《食单》里的“水晶龙凤糕”和今日的甑糕也颇为相似。
点击看我最近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