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临近预产期的时候,孕妇会出现一些临产症状,这些症状则是孕妇快要生产的征兆。一般来说,孕妇的临产症状主要分为三种,分别是:见红、阵痛、破羊水,当然,也有一些其他
孕妇临产前有哪些征兆?如何缓解宫缩疼痛?
临近预产期,孕妈妈需要了解一些临产的征兆,这样可以帮助孕妈妈判断自己是不是要生产了,如果真的要生的时候也能够知道该怎么办。那么,孕妇临产有哪些征兆?又该如何缓解宫缩疼痛?
每个人临产的征兆都是大同小异的,只要了解一下就知道真的到了临产时要怎么做了
那么,先讲一下我二胎超快生的经历。一般来说,二胎会更好生一些,但是并不是说比生头胎时会好受很多。
我二胎是在预产期当天发动的,在发动的前几天,我发现阴道处有大量的白色分泌物排出,是白色粘稠状,无异味的。刚开始以为是白带,其实不是的,医生在给我做内检的时候说是宫颈分泌物,作用是润滑产道,帮助胎儿娩出。半夜2点左右宝宝发动,直到7点生完,其中历时5个小时,生之前一直有大便感,而且痛得很煎熬,不过比生大宝好多了。因为,用时短,痛得快,也不用遭太多罪。只是,二胎生得快急,宝宝的面部有点淤青,需要慢慢调理。
每个人的临产征兆都是大同小异的,具体临产征兆有这些。其中前三种是最常见的,最后一种是个意外。
见红:见红出现的概率很高,通常是胎儿下降压迫膀胱,宫颈被挤压导致附近的血管破裂而少量阴道出血。一般对胎儿来说没有危害,对妈妈来说就不太好了。见红后,在1-3天就会分娩,孕妈妈可以根据排血量判断去医院的时间。如果不多,甚至可以在家洗个澡再去医院待产。但是,高龄产妇及高危孕妇需要尽快去待产,避免意外发生,出现急产的情况。
破水:破水就是羊水从阴道处流出。是由于胎儿太过“激动”捅破了胎膜,导致里面的羊水流了出来。破水来孕妈妈来说没有危害,但是对胎宝宝来说危害大,容易造成羊水过少或羊水混浊从而使胎宝宝出现宫内窘迫,危害生命安全。破水后,孕妈妈需要立刻躺下,预防羊水流出过多,同时应该通知家人立刻去医院待产。
阵痛:阵痛就是一阵一阵的宫缩痛,是有规律性的,每隔3-5分钟痛一次,并且痛得很紧密,就代表快生了。不过,初产妇阵痛需要痛上十几个小时,才能生产。而经产妇通常很快就生了,也是比较危险的。
大量分泌物排出及其他腹痛等:这种情况是比较少见的,但也好临产信号的一种,通常有大量分泌物排出时,接下来几天就有可能要生产了。所以,如果出现分泌物大量排出或者有腹痛甚至是其他一些异常情况,就要多注意了,不要出远门,身边尽量有亲属陪伴,一有情况就立刻去医院待产。
宫缩疼痛又如何缓解?
只要孕妈妈在医院待产,无论是出现哪种临产反应,其统一特点都会出现宫缩疼痛。这是生孩子必须经历的一道坎,是无法避免的。那么,宫缩疼痛要如何缓解?
宫缩疼痛分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先兆临产也就是假性宫缩,出现不规律性腹部疼痛,时间可能长短不一,痛感不强烈甚至没有痛感,一般是不需要处理的。
第二种情况规律性宫缩也就是真性宫缩,一般会在宝宝发动后就会出现,一出现就代表就快要生产了。这种宫缩疼痛会出现规律性腹部疼痛,而且痛感是逐渐增强的,同时会伴有胎头先露下降,宫口扩张,直到宫口开了十指,宝宝才能出来。这是一种自然现象,也是最痛的。
第三种产后子后收缩疼痛,这种痛我在生二胎的时候就感受过,由于二胎妈妈子宫会更加敏感,产后子宫收缩时会让妈妈再次体验一把生孩子的,初产妇基本感受不到可能就像是来月经那种痛。产后子宫收缩,是由于子宫在收缩、恢复而引起的有规律性的腹部疼痛,一般在产后1-2天就会开始痛了,这种痛没有任何可以帮助缓解的方法,只能自己忍过去。另外,不建议使用药物止痛,因为产后妈妈需要尽快母乳喂养,服用药物会通过乳汁传给宝宝的。
宫缩疼痛除了第一和第三种是不用处理以及无法处理外,第二可以通过这些方法有所缓解:
1.和家属聊天,转移注意力
宫缩疼痛发动时,初产妇会经历十几个小时的疼痛来扩张产道,在刚开始时疼痛是可以忍受的,孕妈妈不需要处理,但是当开了三指以上就会明显感觉很痛了。孕妈妈可以跟家属聊天,聊天内容什么都可以,只要能让孕妈妈思考、联想美好的事物,就可以转移宫缩疼痛。
2. 无阵痛分娩
如果孕妈妈是在忍受不了宫缩的疼痛,可以选择打无阵痛分娩。无阵痛分娩不是全然没有痛感,只是在最大限度下减轻孕妈妈的疼痛感,当生孩子那刻药效会消失很多,孕妈妈也是需要痛一下的。
3.学会分娩呼吸法
当宫缩疼痛时,尤其是宫口开到7指时,宫缩的疼痛会让孕妈妈精神恍惚,压力增大,但是孕妈妈需要建立信心,靠自己强大的毅力撑过去。同时,开7指以后会被送入产房准备分娩,这个时候孕妈妈也是不能乱用力的,要学会分娩呼吸法,当宫缩疼痛来临时大口呼吸一口气,然后快速吐出,不停歇地再循环这个动作,直到这波宫缩疼痛过去。这个方法不但能够帮助孕妈妈缓解疼痛,分娩的时候也大有用处。
我是二胎妈妈,分享孕产、婴幼儿喂养、育儿知识!希望我的一点小建议可以帮到您!
想要了解更多母婴育儿知识请关注我,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