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来弄清楚大三阳,小三阳都有什么含义。
如果我们把乙肝病毒比喻为一个鸡蛋,那么就把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想像成鸡蛋壳,把乙肝病毒e抗原(HBeAg)想像成鸡蛋清,把乙肝病毒核
首先我们来弄清楚大三阳,小三阳都有什么含义。
如果我们把乙肝病毒比喻为一个鸡蛋,那么就把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想像成鸡蛋壳,把乙肝病毒e抗原(HBeAg)想像成鸡蛋清,把乙肝病毒核心抗原(HBcAg)想像成鸡蛋黄。
对应以上三种物质,体内会分别产生三种抗体: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 乙肝病毒表面抗体(HBsAb)
乙肝病毒e抗原(HBeAg) --------> 乙肝病毒e抗体(HBeAb)
乙肝病毒核心抗原(HBcAg)-------->乙肝病毒核心抗体(HBcAb)
这样一来,我们理论上应该检测到6种物质了。但是在实际情况下,鸡蛋黄(HBcAg)由于被包裹得比较严,我们基本检测不到,所以我们实际只能检测5种物质:
①(HBsAg) ②(HBsAb)
③(HBeAg) ④(HBeAb)
⑤(HBcAb)
这就是乙肝两对半或者说乙肝五项的由来。
①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往往提示有完整的病毒颗粒存在,是体内有乙肝病毒存在的表现。
②乙肝病毒表面抗体(HBsAb)是抵抗①的物质,它出现阳性时,HBsAg往往已自然消失。它的存在提示人对乙肝有了抵抗力,是体内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和保护性抗体。
③乙肝病毒e抗原(HBeAg) 是乙肝病毒复制的标志。它可以判定传染性的大小。如果检查时有e抗原阳性,就表示乙肝病毒在人体内复制活跃,血中带毒量大,传染性强。
④乙肝病毒e抗体(HBeAb)它的阳性,标志着乙肝病毒的复制已经从活跃转为相对静止,血中带毒量减少,传染性也相对降低了。
⑤乙肝病毒核心抗体(HBcAb)乙肝核心抗体分IgM和lgG两种:抗HBc-IgM阳性提示病毒活动,有传染性;抗HBc-IgG阳性提示为以往感染,无传染性,不需抗病毒治疗。
除了以上5项以外,我们还常常要求患者检查乙肝DNA(HBV-DNA),它是病毒的遗传基因,存在于病毒的核心部位,它的数量也可以提示病毒的活跃程度和传染性的高低。
大三阳,即①③⑤阳性,说明是急性或慢性乙肝,传染性相对较强。
小三阳,即①④⑤阳性,也说明是急性或慢性肝炎,传染性相对较弱。
大三阳和小三阳都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但是病毒携带者还可以有其它的形式。比如
第①③项阳性,其余三项阴性。说明是急性乙肝的早期。
第①③④⑤项阳性,说明急性乙肝感染趋向恢复,或者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
第①④项阳性,其余三项阴性,说明慢性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易转阴,或者是急性感染趋向恢复。
.........
这里有个误区要澄清:即使患者检测出大三阳或小三阳,也并不意味着就一定会发病,需要治疗。相当大一部分乙肝患者实际上是一个隐性感染状态,也就是没有任何临床症状,甚至生化检查肝功能等都是正常。在隐性感染过程结束以后,大部分人病毒被清除,获得主动免疫力,也有一部分人转变为病毒携带状态,称为健康携带者。
身边即使有乙肝病毒携带者,也不需要过度恐惧。一般日常接触都不足以传染乙肝病毒。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有:
母婴传播
医源性传播
血液传播
密切生活接触传播
性传播
其中“密切生活接触”需要特别说明一下,包括日常生活中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含有乙肝病毒的血液、唾液、乳汁、阴道分泌物等通过黏膜或皮肤微小的擦伤裂口进入易感者的机体造成乙肝病毒感染。
世界卫生组织的官网上非常明确地说——“乙肝病毒并不通过以下渠道传播:共用餐具,母乳喂养,拥抱,接吻,握手,咳嗽,喷嚏,或在公共游泳池玩耍或类似行为。
我国是一个乙肝大国,相当多的人在不知不觉中感染了乙肝,又在不知不觉中好转,多年以后,到医院体检,才发现原来自己感染过。像这样的病人,我经常都会遇到。所以得了乙肝,根本没有那么可怕,也完全没有什么好自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