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师道:“此亦无难,只是你比他人不同,故传不得。”……祖师道:“你虽然像人,却比人少腮。”
孙欲求菩提祖师传授“三灾避害”之道法,却因为石猴之身,天然少腮,而被诟病。
菩提虽感于
祖师道:“此亦无难,只是你比他人不同,故传不得。”……祖师道:“你虽然像人,却比人少腮。”
孙欲求菩提祖师传授“三灾避害”之道法,却因为石猴之身,天然少腮,而被诟病。
菩提虽感于的志诚而亲囊传授他地煞七十二变化,也一窍通时百窍通,认真修炼并成熟于胸,但孙少腮的身体缺陷,却真的成了孙七十二变化后续使用中最大的bug。
我们再来看看天下第一神功《葵花宝典》。
欲练神功,引刀自宫;炼丹服药,内外齐通。
这个据说是太监所创的神功,不仅普通的武功修习者趋之若鹜,就连所谓武林正派的华山派掌门岳不群,都抵不住诱惑,“去势”而寻求武功天下第一的梦想,而岳不群在习练之后,武功也确实精进了不是一个档次。
而日月神教的教主东方不败,因为《葵花宝典》,在实际上确实无愧于武功天下第一。
如此来看,身体缺陷并不是修行路上无法逾越的鸿沟,那为何孙习练地煞道法和《葵花宝典》的修习者却获得了完全不同的效果?这是需要我们仔细分析一下的。
首先看看地煞道法和《葵花宝典》使用的成效。
当然我们首先得承认修习者的资质非常重要,孙和东方不败都是各自修行领域资质佼佼者,也只有他们才能放在一起加以比较。
孙不愧为菩提祖师地煞七十二变道法的衣钵传人和集大成者。可是他在和二郎神八九神功的较量中,却总是掩盖不了红红的屁股和无法收纳的尾巴,最终还是败在了二郎神手中,孙连二郎神都避不掉,还怎么能避开“三灾”。
而东方不败练成《葵花宝典》之后,带领的日月神教,确实做到了武功第一,当世无敌;日出东方,唯我不败。
一个少腮,资质绝高,却败在身体缺陷;一个“去势”,却貌似激发了身体潜能,横行于天下。困惑吗?其实不是。
欲练神功,其实不是一定要“自宫”,而是因人而异,因地制宜。
菩提祖师虽身为隐世大仙,但菩提自身的修行都是以人为本,根据人体结构和特点开发出的超世道法,而孙虽然集天地精华于一身,但毕竟是天产石猴,修行以人为本的道法,当然会因此受到身体结构和特点的限制,所以,孙虽得衣钵真传,也在使用中大显身手,但最终漏出了猴子尾巴,前功尽弃。
所以,如何改变,只能靠孙自己去破解。
而《葵花宝典》本就是太监所创,太监做为一个群体是值得同情的,以非人道的方式,改变了人体的结构,太监的心里和所处的环境地位,都会发生大的改变。
因为“去势”,失去了功能,创功太监会把更多的心思放在他所喜欢的武功研究中,而且会更加专注,对其他各派武功加以研究和破解,在成为男人上已经无能为力,但在成为武功高手上,却可以放手一搏,这种激发出的潜能,让《葵花宝典》成就了这个原创太监,也让《葵花宝典》成就了武功经典。
其实说回来,《葵花宝典》并不是只有太监才能练成,因为“自宫”后只是失去了男性功能,对武功提升并不会有太多影响,那为何《葵花宝典》开篇就是欲练神功,必先自宫?
这就是原创太监的邪恶之处,其实原创太监心里很清楚,因为“去势”,他万念俱灰,有些太监就专注于巴结帝王,控制帝王,玩弄权术,而他唯好武功,本身的资质、专注和对天下第一武功的强大功利心才是他成就《葵花宝典》的法宝,对于后学者,他也本着邪恶的心态,乐祸于后继者一个个拿刀“自宫”的兴奋,所以,“欲练神功,必先自宫”,成了《葵花宝典》的必要条件。
所以,好不容易拿到《葵花宝典》,别急于挥刀,想想好。
身体缺陷只能成为暂时的羁绊,善加改变,才会一切向好。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孙能执身与天斗,来源于菩提祖师的真传,而败在二郎神手中,命悬一线,也是真传所赐。
但孙毕竟七窍玲珑,自己是个少腮的石猴,虽练就了神仙的无边道法,但永远改变不了自己是个妖,如此下去,只能一败在败,万劫不复。
如来的出手和压制,孙并未怨恨,而是诚心皈依佛家,最终在取经路上,成就了成佛的正果,少腮已经不是孙无法逾越的羁绊,斗战胜佛的地位,已经远远超越了地煞道法。
身体缺陷最终成为了孙图强上进的动力。
在看东方不败,虽然武功当世无双,却不能善加利用,而是图霸江湖,恶待武林,最终成为了武林公敌,死无葬身之地。
试想,练成武功天下第一,是多么可遇不可求的事情,但付出这么多,又有什么用,把一副好牌,生生打成了一副臭牌。
少腮的孙,身体缺陷并未影响到孙的发展,相反,孙善加利用了缺陷,成就了自己的佛缘。
《葵花宝典》打造的东方不败的无上武功,却带给了“自宫”他对江湖武林的仇视,强行给身体造成的缺陷,会给心里造成急坏的影响,所以,不是身体缺陷能带给我们成功,那只是一种邪恶的欺骗,善待我们健全的身体,用健全的思想和行为才能创造个人真正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