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手术中难免要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所以乳腺癌术后发生上肢水肿的比例非常高,根据统计能占乳腺癌患者的10-30%。只不过有的术后短期内会出现,有的迟发,甚至有的术后10年以上
乳腺癌手术中难免要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所以乳腺癌术后发生上肢水肿的比例非常高,根据统计能占乳腺癌患者的10-30%。只不过有的术后短期内会出现,有的迟发,甚至有的术后10年以上才发生。
那么,乳腺癌术后水肿是咋回事,又该如何应对呢?
一、乳腺癌术后手臂为什么会肿呢?
很多患者会疑惑,手术中切除的是腋窝里的淋巴结,但胳膊为什么肿呢?
其实,遍布全身的淋巴液同静脉血液一样,向心性流动,道路就是淋巴导管,而淋巴结就像闸机一样,手术切除部分淋巴结,相当于关闭了部分的闸机,但是淋巴液本身并没有减少,就会出现堵塞、拥堵情况,形成水肿。
由于腋窝淋巴的清扫切断了上肢的淋巴回流通路,使上肢的淋巴不能充分引流,同时术后瘢痕的形成等,也加重了上肢水肿情况。
同时,放疗也会造成一定的静脉闭塞。
二、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怎么应对?
目前,对于上肢淋巴水肿的治疗方式比较多,治疗的目的在于减轻水肿等症状并保护患肢功能,阻止病情进一步的恶化。
对于I级、II级轻中度的淋巴水肿患者,倾向于首选保守治疗;手术治疗主要应用于II级重度或III级淋巴水肿的患者。
首先,物理疗法。物理疗法是最常见的保守治疗方式,它的原理是通过物理热能和机械压力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淋巴液回流,同时降低并阻止纤维组织的增生,改善病情,减轻痛苦。
物理疗法包括专业化按摩、弹力绷带压迫、患肢功能锻炼及个性化皮肤护理等。
其次是药物治疗。
最后是手术治疗。目的是降低淋巴系统的负荷和提高淋巴系统的转运,根据目的不同选用不同的手段治疗方式。
三、康复,上肢功能锻炼很重要
对于上肢水肿的患者,除了物理疗法以及必要的药物、手术治疗外,康复锻炼也非常重要。比如术后1-2天可以练习握拳或借助握力器活动腕关节;
术后3-4天前臂伸屈运动等;术后5-7天患侧的手可以锻炼去够对侧肩、同侧耳等。
致闺蜜的几句话:
闺蜜们,本文代表治疗建议,仅作为健康科普。
文章结合国内外医学期刊、文献及本人经验分析汇总而成。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医学科普与教育,能掌握一定的基础医学知识,做到有的放矢,不至于发生问题时手足无措。 创作不易,闺蜜们请劳烦点赞,转发一下帮助更多人,感谢支持。
任何问题可评论或私信,尽量抽时间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