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新闻又一个年轻人因肠癌离世,肠癌怎么这么可怕,可以预防吗?

肠癌,顾名思义,就是发生在直肠或者结肠的癌症。大部分的肠癌都发生在50岁以上的人群,但是,最近几年似乎肠癌的发病率呈年轻化趋势,很多人二三十岁年就被肠癌“青睐”。年纪轻轻就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2-27 02:15:45

结直肠癌是我们国家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近20万人因此而死亡,死亡人数大约是新发病例的一半。一部分肠癌因手术、辅助放化疗得以治愈、或者延长生存时间,主要是病情偏早的患者。还有一些患者肿瘤组织学分级低、基因分型差往往很快就发生了转移,有一半的肠癌最终可能要发生肝转移,大约1/3的病人发生肺转移。

对于晚期肠癌来说,虽然有抗血管生成药物可以使用,但效果不理想,也不是一线治疗方法,免疫治疗有临床研究、效果也不错,但适应的人群有限,10%-15%左右,包括虽然适应但用不起的人数。临床资料显示Ⅳ期肠癌5年生存率只有13%左右,因此对付肠癌的战线必须前移,最好不要发展成癌、至少是早期,不要在晚期与它斗,太难了。

癌症产生是自身的细胞发生了变化,预防也不如对付微生物那么容易些,比如疫苗注射,再不济用抗生素,因此预防肠癌不能绝对避免,但可以降低发病几率。肠癌发生除了年龄、遗传基因等客观因素有很大关系外,我们只能从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主观因素入手。

目前大家对动物性高蛋白、高脂肪以及低纤维素饮食致肠癌的认识比较一致!为什么呢?摄入这些高营养、高能量食物必然要有更多的胆汁酸分泌,其代谢物质有甲胆蒽,这是Ⅰ类致癌物,也就是与癌症有明确相关性是大家公认的。低纤维素饮食主要是缓冲了肠内有害物质,肠蠕动、粪便转运也慢,也有研究与益生菌有关,结论不明确。

除了饮食因素外,某些生活方式也影响着肠癌的发生,指出最多的是久坐不动,原因可能是肠蠕动要差一些。肥胖属于内分泌因素,与饮食、运动有很大关系,有人说吃糖太多不好,其最大的原因就是糖多易造成肥胖,这样看来甜食少吃一些吧。

一些维生素、矿物质降低肠癌发病率的研究并未得到很高的证据,药物干预肠癌发生说的最多的是阿司匹林,但也是争论不休,它也有胃肠道刺激、出血等副作用,不推荐用于常规预防肠癌。

我们国家肠癌发病率每年以3.7%的增速飙升,而美国每年竟然下降3%,美国人饮食更是高热量、高营养,红肉、加工肉,肯德基、麦当劳都不是他们的么,这是为什么呢?筛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等“三早”是预防癌症的第二道防线,对于肠癌很有效!

肠癌发生85%的病人都是腺瘤途径,息肉→腺瘤(内瘤变)→原位癌→浸润癌,腺瘤至原位癌的过程要多久?10-15年!如果在这个期间能做次肠镜,干掉腺瘤,癌从何而来呢?筛查很重要,肠镜检查是金标准!我是@刘永毅医生 ,感谢您的阅读!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