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读懂宝宝的哭声?

哭是婴儿表达情绪和需求的唯一方法,新生儿每天大约要哭3个小时,新手妈妈可能一开始觉得,每种哭声都一样。但是只要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宝宝的哭声其实很不一样。
1.饥饿。饥饿是最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24 11:25:18

婴儿不具备说话能力,哭是他与外界表达的唯一方式,哭就是婴儿的语言,怎样从宝宝的哭声中了解宝宝的情况呢?这就需要学会判断婴儿哭声背后的需求是什么。

宝宝哭闹最常见的原因无非以下几个方面:1、寻求关注。

婴儿在家时的情况基本上是躺着的,有的时候躺腻了,想要妈妈抱一抱,也会通过哭来告诉妈妈。这种情况的哭宝宝会不停地左右扭动头部,左顾右盼,哭声平和,带有颤音,当妈妈来到宝宝跟前,宝宝就会停止哭泣,着急的盯着妈妈看,会发出哼哼的声音,会翘起小嘴唇,这就是在向妈妈要抱抱。

2、饿了。

妈妈如果不能及时给宝宝哺乳,宝宝饿了,不会说,只能通过哭来告诉妈妈我饿了。这种情况的哭很有节奏,哭声由小变大,当妈妈用手触碰宝宝嘴边时,宝宝会立即转过头来,发出找奶吃吸吮的动作,往往这个时候给他吃上奶,一会宝宝就会安静下来,吃饱后还会对你露出满意的笑容。

3、尿了或是拉了,屁股下面不干净时。

有高需求的宝宝,尿了或是拉完粑粑后,他觉得不舒服就会哭,这种哭通常强度较轻,婴儿无泪,大多数发生在睡醒时或吃奶后,哭的同时,两腿蹬被。如果是这种情况给宝宝换上干净的尿裤,婴儿舒服了就会停止哭啼。

4、困了累了也会哭。

困倦性哭啼又分两种,一种是宝宝明明很困了,但父母没能及时查觉宝宝的困意,还在逗玩宝宝,宝宝又困又累又不能及时入睡,就容易哭闹不安。另一种是到了睡觉时间,妈妈安排宝宝入睡,宝宝不想睡,就开始哭闹,俗称“闹觉”。

宝宝闹觉多因为入睡困难,室内人太多,过热,入睡环境不够安静而致,如果能让宝宝在安静的房间里入睡,睡前妈妈轻拍宝宝,给宝宝做简单的抚触按摩,轻轻地捏一捏,按一按宝宝的身体,帮助宝宝放松下来,宝宝就会停止哭啼,慢慢入睡。

5、穿着不舒服,睡不踏实时会哭。

一般父母都害怕冻着小宝宝,尤其是家里有老人的,总给宝宝包裹得很严实,睡觉的时候也盖很严实,其实婴儿怕热,穿得多四肢活动不自如,容易燥热,宝宝会烦躁不安,哭起来四肢舞动,哭啼不止。当妈妈给孩子换上轻薄舒服的衣被或给宝宝移到凉爽的地方,孩子就会慢慢安静下来。

家有小婴儿尽量控制好室内温度,给孩子穿上宽松棉质的衣服,对于小婴儿的穿衣,冬季穿着连体衣,方便清理尿便;晚上睡觉使用棉睡袋都是保暖又舒服的方式。

6、吸吮困难性哭啼。

有的妈妈奶水少,跟不上宝宝的吞咽,宝宝着急吸不着奶会哇哇大哭;还有的妈妈乳汁太冲,宝宝来不及吞咽,呛奶也会着急大哭;奶瓶喂养的宝宝,当奶水温度不合适时(过凉或过热);奶嘴孔的大小不合适,太大(呛奶),太小(吸不出奶),这些情况都会导致宝宝吸吮产生困难,宝宝着急吃奶,总会急的大哭。

面对宝宝的哭妈妈要能准确解读宝宝哭的原因,及时给予宝宝交流、安抚,会极大的促进宝宝身心健康发展。分享一些止哭小技巧:

1、把婴儿的两只手放在他的胸前,爸爸妈妈握着宝宝的手,轻轻地摇晃,对着宝宝笑,轻轻的哄宝宝,宝宝容易停止哭闹,安静下来。

2、妈妈平时抱宝宝的时候,让宝宝正面贴对着妈妈,宝宝的身体可以贴着妈妈的腹部,轻轻哼喝摇篮曲,宝宝容易停止哭闹,安静下来。

3、两三个月以后较大的婴儿,可以妈妈抱着宝宝,让宝宝伏在妈妈肩膀上,要注意用另一只手扶着宝宝的头,注意不要影响宝宝呼吸,因为宝宝还不会竖头,爸爸面朝宝宝,轻轻呼唤宝宝,宝宝容易停止哭闹。

婴儿不同的哭啼,有不同的意思表达,排除一些生病不舒服类的哭闹,婴儿正常的哭啼对身体也有有利的一面:

1、加大肺活量,吸入更多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有利于气体交换和血液循环。

2、是婴儿的一种运动形式,会加快身体的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

3、促进语言发育。

4、促进胃肠道的运动,增加食欲,帮助消化与吸收。

5、促进神经系统发育,逐渐使婴儿形成条件反射。

无论婴儿是哪种哭啼,爸爸妈妈都要及时回应宝宝,仔细观察、体会、判断宝宝哭声背后的需求,根据不同原因加以处理。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