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蚊子从地球上抹掉,生态系统会发生什么变化?

有人说:蚊子在生态系统中一无是处,而且它们还到处的吸食恒温动物的血液,传播各种疾病,简直是地球上的“毒瘤”,因此,如果将蚊子从生态系统中彻底抹去,也不会对生态系统有任何的影响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24 04:44:23

有人说:蚊子在生态系统中一无是处,而且它们还到处的吸食恒温动物的血液,传播各种疾病,简直是地球上的“毒瘤”,因此,如果将蚊子从生态系统中彻底抹去,也不会对生态系统有任何的影响。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答案可能与我们期望的不一样,因为任何的生物在地球的生态系统中都有作用,换句话说就是“存在即有用”。那么,蚊子对于生态系统到底有什么用呢?如果将蚊子从地球上抹掉,生态系统会发生什么变化呢?我们一起来聊一下这两个问题。

蚊子的危害?

炎热的夏日已至,又到了蚊子“狂欢”的季节了。在这个世界上,几乎有人居住的地方就会有蚊子,除了冰岛。冰岛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有人居住还没有蚊子的国家,科学家们认为这可能与冰岛多变的气候的有关。

除了冰岛外,就连地球上的两个极点:南极和北极都没有摆脱蚊子的困扰,尤其是北极的苔原地区,这里甚至是地球上蚊子密度最大的地方,当夏季来临时,用遮天蔽日来形容这里的蚊子也不为过。

蚊子是“四害之一”,据统计每年因为蚊子叮咬感染疟疾的人数就高达2.4亿人,其中有近百万人死亡,因此,蚊子也成为了杀死人最多的动物。当然,蚊子除了会传播疟疾外,还可以传播登革热、黄热病、乙型脑炎、西尼罗河病毒等等,其中西尼罗河病毒更是致命性的神经病毒,通常该病毒的自然宿主是鸟类,蚊子通过叮咬鸟类,再叮咬人或者其他哺乳动物将病毒传播,最关键的是该病毒感染后80%左右是没有任何症状的,而目前人类也没有针对该病毒的疫苗,因此,一旦发病有着极高的致命性。

蚊子对生态系统有什么作用?

蚊子是一种古老的昆虫,从已发现的化石看,早在白垩纪,蚊子就已经出现在了地球上,这是时期的蚊子体型是如今蚊子的三倍大,因此,蚊子早在恐龙时代就已经出现了。在恐龙灭绝后,蚊子最初是在南美洲生存,之后跟随动物迁徙、自己飞行等方式逐渐地扩大到了其他大陆上。而且最关键的是蚊子历经了冰河时期活到了今天,由此可见,它们的生命力之强。

蚊子是双翅目蚊科下所有昆虫的统称,目前已知的蚊子种类超过了3500种,它们几乎遍布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虽然蚊子的种类很多,但是真正吸食人血的蚊子只有一百多种,而且在这100多种中只有雌性蚊子在繁殖期才会吸血,而原因是需要更充足的营养来发育卵巢,完成产卵,换句话说,雌性蚊子如果吸不到血,它们虽然不至于饿死,但是是无法繁殖后代的。

当然,对于我们人类来说,蚊子无法繁殖后代是件好事,最起码它们不会再叮咬我们,而且也不会传染疾病了。但是,作为世界性分布、拥有庞大种群数量的动物,蚊子的作用也是不小的。下面我们来列举两点:

第一:食物链的位置

在自然界中的任何一种生物都有其所在的食物链,而数量庞大、体型较小的蚊子更是不例外,在食物链中,虽然它们能够吸人血(算是变相的以“人”为食吧),但是它们依然处于食物链的相对底端。从两栖动物、到鸟类、再到水中的鱼类(许多鱼以蚊子的幼虫孑孓为食),最后到人,蚊子的天敌可以说是自然界中最多的动物之一。正是因为如此多动物会吃蚊子,所以在夏秋两季,蚊子占据了许多动物食物的相当一部分。(下图为蚊子的幼虫孑孓)

第二:帮助植物

虽然吸血的蚊子非常的可恶,但是我们不能将整个蚊科下的成员一杆子打死,因为,吸人血的蚊子只占蚊科成员的5%左右,其他的成员要么是吸食其他哺乳动物或者鸟类的血液,要么干脆就不吸血。在这里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在马来西亚的森林中,居住着一种体型庞大的蚊子,它的体长可达3.5厘米,它就是金腹巨蚊。通过科学家们的研究发现,原本蚊子应该泛滥的森林中,只有金腹巨蚊达到一定的密度,那么几乎就很少有其他蚊子能生存,这是因为金腹巨蚊的幼虫主要以其他蚊子的幼虫为食。而金腹巨蚊即便是成虫后,它们也会以花蜜为食,从不吸食其他动物的血液。

虽然像金腹巨蚊这样能消灭其他蚊子的蚊子比较少,但是以花蜜为食的蚊子在蚊科下却不在少数,而吃花蜜,就意味着能够传播花粉,帮助植物进行繁殖。(即便是吸血的蚊子,也只是雌性,雄性主要也是以植物汁液和花蜜为食)

消灭蚊子后可能给生态带来的影响?

消灭对人类有害的蚊子,显然是一件好事,最起码许多人会避免被蚊子传播的病毒感染,从而减少医疗压力,也能增加人口数量(死亡减少了,人口数量就增加了),尤其是对于受蚊子威胁最大的非洲来说,消灭了蚊子,无疑是他们这辈子听到过的最好的消息。但是,凡事有利有弊,如果将所有的蚊子全部消灭,对生态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我们上面说过,许多蚊子是植物授粉的媒介之一,虽然蜜蜂、蝴蝶甚至是风都是花粉传播的媒介,但是正是如此多的媒介才造就了如今丰富多样的植物。所以,将蚊子全部消灭,植物的多样性必然会受到影响。

其次,蚊子在食物链中的位置较低,它是许多动物的主要食物之一,如果将它们全部的抹掉,在夏秋两季,主要以蚊子(包括孑孓)为食的动物就会面临“饥荒”,而一个动物的种群消失,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有可能被其他的生物代替,况且一种动物的食性记忆早已经存在于基因当中,想要这些动物改变食物的构成,也是一件危险的事情,搞不好就容易灭绝。因此,将蚊子全部的抹掉,许多动物会面临食物不足的灾难。(每年的夏季,也是燕子繁殖的季节,此时燕子的主要食物构成之一就是蚊子)

总结

消灭蚊子对于哺乳动物以及一些鸟类来说确实是件好事,因为夏秋两季不再受叮咬之苦,但是,蚊子作为世界上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动物之一,它们是许多动物的食物,同时它们也帮助了许多植物完成了繁殖,所以在整个生态系统中,蚊子确实也非常的重要。

当然,如果单纯地灭掉那些吸食人类血液的蚊子,对整个生态的影响还是比较小的,不过,问题是蚊子繁殖能力强、分布广,想要灭掉它们,谈何容易啊。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