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伤肝”这一观念深入人心,于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绝大对数的人认为喝酒是肝硬化的“祸首”。但事实并非如此,肝硬化的“祸首”不是酒是什么呢?
肝硬化什么?
肝硬化指的是:人体
“喝酒伤肝”这一观念深入人心,于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绝大对数的人认为喝酒是肝硬化的“祸首”。但事实并非如此,肝硬化的“祸首”不是酒是什么呢?
肝硬化什么?
肝硬化指的是:人体的肝脏受到某些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肝细胞大面积坏死并产生肝脏纤维弥漫性增生,出现再生结节和假小叶,使得原本大的肝小叶正常结果和血液供应模式被破坏,柔软的肝脏组织发生实质性改变。
肝硬化初期,患者不会出现明显的异常或者症状比较轻微。如果发展到代偿期,患者则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恶心、腹胀、上腹隐痛、轻微腹泻等表现;如果进行到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症状会加重,并可伴有多种并发症出现,比如皮肤变得发黄、皮肤瘙痒、下肢出现水肿、经常牙龈出血或者鼻出血,身体很容易出现淤青,出现“蜘蛛痣”以及典型的“肝掌”——手掌发红等。
肝硬化的“祸首”不是酒是什么
肝硬化是很多肝脏疾病的终末阶段,主要是病毒性肝炎、慢性酒精中毒、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以及胆汁淤积、工业毒物或者药物等。据临床统计,我国肝硬化患者主要病因是病毒性肝炎,而非酒精性肝炎。因此,在我国肝硬化的“祸首”不是酒!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解毒”器官,肝硬化的真正的病因是病毒性肝炎的危险因素,病毒性肝炎主要是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导致的,无论是肝炎患者还是病毒携带者都是传染源,并且以口-粪传播为主。除了病毒感染,食用霉变的食物、水果,长期接触四氯化碳、磷、砷等工业毒物或者服用含有甲基多巴、异烟肼等成分的药物,也会诱发肝炎并演变为肝硬化。
也就是说,在我国肝硬化的“祸首”是病毒感染、霉变的食物和水果以及某些药物和工业毒物。
预防肝硬化,日常生活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
为了避免出现肝炎最终演变为肝硬化,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预防:第一,健康饮食,及时扔掉霉变的食物和水果,合理搭配膳食结构,多吃新鲜的蔬果蔬菜;第二,远离烟酒,纠正不良嗜好;第三,保证充足的睡觉,毕竟“熬夜伤肝”;第三,保持心态平和,“生气伤肝”,避免暴怒、焦虑、紧张以及压抑等不良情绪的发生。
美好生活源于健康之初,健康之初,健康科普专业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