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13岁男孩子的生理成长教育,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性教育应该至少覆盖以下几个方面:性别、生理和疾病知识和性取向。
第一,性别应该向孩子解释什么是社会性别,什么是生理性别,什么是性别认同,让孩子树立科学的性别观念,营造平等的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23 19:01:25

谢邀!

性教育是绝大部分中国家长始终难以启齿而又矛盾重重的话题,我却把对孩子的性教育提前到了7岁。

在孩子刚上小学的时候,有一回我接孩子放学回家,走到小区门口他指着挂在围墙上的避孕套售卖机问我那里面卖的是什么,他说经常看到有人买,只要1元硬币就够了,很好奇却又可惜那箱子挂的太高自己够不着,一定要我买一个给他看看。我当时毫无思想准备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就说那是大人用的东西,小孩子不能买,想这样敷衍了事地简单搪塞过去。没想到他不依不饶,非要买一个,说凭什么大人可以买的东西小孩就不能买?我激烈的思想斗争后,想着反正过几年学校也会开设性教育课程,并且现在的孩子趋于早熟,还不如干脆把性教育提前得了。于是我跟他讲了小孩是怎么出生的,人长大了为什么都要结婚,讲的很全面、很透彻,一直讲到为什么成年人需要使用避孕套。应该很少中国的家长像我这样与一个7岁的孩子讲性教育话题吧?也许,正因为我们没有回避,孩子这方面一直发展得很健康,尽管有一段时间他不爱学习、迷恋游戏,对QQ与网络上经常跳出来乱七八糟的东西却从不过于神秘。

如何处理孩子的早恋问题,已经成为现代家长非常棘手而又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难题。据有关机构调查显示,现代初中生早恋的比例高达35%以上,初中毕业前发生过性行为的也不在少数,高中生则无论成绩好坏,早恋现象已经非常普遍。为了不影响学习,上了高中后我与孩子深刻地讨论了关于早恋的话题,孩子领悟后表示高中阶段绝不会早恋,上了大学则一定要好好的谈一场恋爱,那语气简直像成年人一样一样的。以下是我与孩子交流早恋话题的摘要

与孩子交流早恋话题的时候,我非常肯定的告诉孩子,向往恋爱是一个人性发育的正常现象,我绝不反对中学生早恋,但同时给他讲了一番道理:恋爱与婚姻是有着本质区别的,婚姻是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而恋爱是不需要承担责任的、人们自发的一种情感感受。恋爱是美好的,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反对感情纯洁的早恋。

恋爱是对具有某些符合自己审美与交往标准的一类异性的认可与喜欢,而结婚对象只能是适合长期作为人生伴侣并能够共同承担家庭与社会责任的某一个人。恋爱是双方的情感感受,是两个人的事情,双方都拥有选择爱与不爱的权利,如果中学阶段与某一个人确定了恋爱关系,一旦失恋通常会伴随着苦恼与感情的挫折,而这种苦恼与感情挫折很可能影响到学习,因此可能需要承担痛失前程的后果。如果在学业不那么繁重的大学阶段,则可以更好地享受恋爱带给生活的美好,也不需要考虑上述的负面问题。

在确定恋爱关系前,通常一个男孩不可能只喜欢某一个女孩,符合自己喜欢的标准一定是具有这些特征的一类人,至少会有很多个,只是因为在中学阶段接触的异性太少,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个异性,这是对自己不公平的也是不负责任的。等上了大学以后,会发现符合这类特征的女孩其实很多,并且更加优秀,自己则可以选择一个最心仪的女孩恋爱,甚至最终作为人生伴侣,反之,对于女孩来说也是一样的道理。

上了大学以后,自己已经具备了自身优秀的条件,往往可以得到更多优秀异性的青睐,因此就有条件选择自己最心仪的异性作为恋爱对象。长大后双方也都拥有了爱的权利,也具备了承担家庭与社会责任的基本能力,不谈一场恋爱那都不叫上大学。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