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怕风怕冷是可以调理改善的,我有一些经验分享给你。家乡有句老话:“小人屁股三把火”,这里的小人是小孩子的意思,当然也不是小孩子的屁股上有三把火的意思。而是说小孩子不怕
身体怕风、怕冷是人体阳气不足,或者体表阳气功能失调的一种表现,可见于外感病也可见于内伤病,逐一为你详细解析。
外感病
1.风寒感冒
风寒感冒时,人体是可以发热的,但毛孔闭塞,不出汗,在发热的同时会有怕风、怕冷的症状,中医叫恶风寒。这是因为体表的阳气被寒气给抑制住了,不能正常到达人体肌表,体表就失去了温煦,所以会出现怕风、怕冷的症状。这种感冒称为风寒表实证,也就是《伤寒论》中的麻黄汤证。
另外,还有一种叫做风寒表虚证,它的特点是发热、怕风、怕冷的同时有自汗出,这也是由于寒邪干扰了体表的阳气,使卫气与营气功能出现了失调,也就是《伤寒论》中的桂枝汤证。
2.少阳病
少阳病的一个典型症状是恶寒(怕冷)发热,寒热往来,即恶寒与发热交替出现。
少阳病是一种邪气在人体半表半里的疾病,正气(人体抗病能力)与邪气形成一种互有进退的拉锯之势,当邪气深入时,正气收缩于体内以对抗邪气,体表的阳气相对不足,所以会出现恶寒。当正气力量聚集到一定程度能对抗邪气时,人体就开始发热,如此就形成恶寒与发热交替的状态。
少阳病的代表方是小柴胡汤。
外感病导致的怕风怕冷,一般经治疗或痊愈后症状很快消失。
内伤病
1.肺气虚
运行于体表的阳气称之为卫阳(气),当卫气不足时,人就会怕风、怕冷,而卫气是由肺气宣发出来的,与肺气关系密切。当肺气虚,卫阳就会不足,体表就失去阳气的温煦作用,故而怕风、怕冷。这类人平时抵抗力差,爱出汗,很容易感冒,或患有过敏性鼻炎,这是肺气虚的特点。
肺气虚的代表方是玉屏风散。
2.肾阳虚
肾阳是人体一身阳气之根本,阳虚则寒,肾阳虚的人不仅会有怕风、怕冷,还会有四肢不温,冬天尤其厉害,喜欢过夏天,不能吹空调,不能吃凉的或冷的东西,容易腹泻等多种阳气不足的症状。
肾阳虚的代表方是四逆汤。
3.湿阻
怕风、怕冷不仅可以见于内伤病的虚证,如上面说的肺气虚、肾阳虚,还可以见于实证。
体内湿气重的人,也可以出怕风、怕冷的感觉,这主要是由于湿为阴邪,容易阻滞气机(气机即气的运动变化),阻碍体内阳气的运行,体表的阳气就相对不足,从而出现怕风、怕冷的症状。
湿阻的代表方是藿朴夏苓汤。
内伤病导致的怕风、怕冷需要治疗一段时间才能逐渐好转,病程相对较长。
以上只是就引起怕风、怕冷的常见疾病而言,不能包括所有。
(关注小柴胡沈大夫,了解更多中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