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镜是怎样发现早期肠癌的呢?

中国工程院院士、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李兆申教授,让他来做出科学、详细的说明。
影像学检查并没有想象中神奇
实际上,到目前为止,大肠镜下活检病理才是诊断大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08 07:16:30

中国工程院院士、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李兆申教授,让他来做出科学、详细的说明。

影像学检查并没有想象中神奇

实际上,到目前为止,大肠镜下活检病理才是诊断大肠癌及癌前病变的金标准,常规体检项目是难以发现并确诊早期大肠癌的。

常规影像学检查,例如B超、X线射片、CT等,对大肠病变的检查能力较低。常规化验项目,例如粪便隐血试验、肿瘤标志物等,只能对大肠癌起到提示作用,而不能做出确切诊断。相反,粪便隐血试验阴性、肿瘤标志物水平正常也不能完全排除患有大肠癌的可能。

很多患者有疑惑,现代影像诊断技术这么发达,那么影像学检查为什么难以发现早期大肠癌?

人体腹部的脏器可以分成两大类,实质性脏器(肝、脾、肾、胰腺)和空腔脏器(胃肠道)。各种影像学检查手段对于实质性脏器的病变有良好的检出率,但却大多难以用于空腔脏器检查。特别是早期的消化道肿瘤,病变多局限于最内的黏膜层和黏膜下层,必须要借助内镜技术,在消化道的空腔内部观察才能发现病变。

此外,胃肠道内部含有大量气体,超声波在气体中传播能力差,所以胃肠道不能像肝、脾、肾一样进行常规的B超检查。X线平片对大肠肿瘤几乎无诊断价值,X线结肠造影对早期大肠癌有一定漏诊率,目前临床已较少应用。常规CT检查对早期大肠癌诊断能力较低,CT检查发现结肠肠壁增厚或占位时往往已处于中晚期,且仍需肠镜检查进一步确诊。

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帮助,请多多支持“肿瘤的真相与误区”!#清风计划#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