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为什么这么难治疗?

rybySh,谢邀。
因手足口病可损及中枢神经系统,常引起心脑血管的许多疾病,如脑膜炎,脑炎,心肌炎,心包炎,流行性胸肌痛等,这是其一,是手足口病|的难治主要因素,其二,潜伏期长,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19 21:48:40

最近有家长问:“目前有预防宝宝患手足口病的疫苗吗?”

答:目前国家既没有预防手足口病的疫苗,也没有特效药,任何有关可以预防手足口病的疫苗和治疗手足口病的特效药物都是谣言。父母能做的就是保持宝宝的卫生和环境卫生,一旦发现宝宝有手足口病症状及时就医。

手足口病是一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好发于小儿的传染病,主要侵犯对象是5岁以下的宝宝。手足口病表现为口腔内、手、足部等部位发生疱疹,故而得此病名。

手足口病常常表现为:起初宝宝出现咳嗽、流鼻涕、烦躁、哭闹症状,多数不发热或有低热。发病1~3天后,宝宝口唇内侧、舌、软腭、硬腭、颊部、手足心、肘、臀部等部位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不痒,不痛,不结痂,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也不像水痘。

注:口腔内的疱疹破溃后即出现溃疡,导致宝宝常常流口水,不能吃东西。重症患儿可伴发热、流涕、咳嗽等症状。如果疱疹破溃,极易传染。手足口病具有流行面广、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的特点。病毒可以通过唾液飞沫或带有病毒的苍蝇叮爬过的食物,经鼻腔、口腔传给健康的宝宝,也可直接接触传染。

中医古籍对于治疗手足口病的办法没有专门的记载。但根据其症状和特征,类似于中医的“温病”“湿病”“时疫”等范畴,是实证、热证。治疗方法有疏风清热、清心泻火、清暑化湿、滋阴降火等。在临床上,这个病除了手、足、口疱疹外,多兼发热、口臭、流诞、拒食、烦躁、大便秘结或不畅、舌红、苔黄等症状。

这种病发病急,常常伴随高热不退,因此在治疗手法上,多用清热解毒、清心泻火的手法。

1.清心经

300次。左手握宝宝左手,用右手拇指螺纹面贴在小儿中指螺纹做向心性直推,称为清心经。

2.清肝经

300次。用左手握宝宝左手,用右手拇指螺纹面贴在小儿食指螺纹做向心性直推,称为清肝经。

3.清肺经

300次。清肺经可宣肺清热。

4.清小肠经

300次。用推法从小指指根向指尖直推,称补小肠经。

5.掐揉小天心

100次。掐揉小天心具有清热、镇惊、利尿、明目等作用。

6.清天河水

200~300次。用食指、中指二指指腹,从腕横纹起,直推至肘横纹,称清天河水,用于泻心火。

7.退六腑

300~500次。退六腑有清热、凉血、解毒的作用。

这套手法有清热解毒、凉血透疹之功。当宝宝体温下降后,退六腑的手法可以逐步撤去,其他手法继续坚持,清天河水的次数也可以逐步减少。

手足口病没有免疫性,患过一次后还可以再得。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宝宝容易感染,预防手足口病,注意卫生是关键。

欢迎家长在留言区,分享你的育儿苦恼或者小秘笈,第一时间联系黄老师与你解答。明日继续更新新的课程,感觉有用,那就关注下黄老师,转发给身边的朋友看,收藏起来备用哦!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