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可以引起慢性胃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以及胃癌等。胃炎、消化性溃疡以及胃癌均可以导致患者反复出现腹部疼痛,腹胀、饱胀、早饱、打饱嗝、烧心、恶心呕吐、食
在我国,可以说是“十人九胃”,
胃炎,胃痛,胃胀,反酸,嗳气,消化不良......
越来越多的人,在承受的着胃病的“折磨”。
那么,为何胃病的人,越来越多呢?
其一,饮食无规律
尤其是上班族,三餐不定,有多有少,吃宵夜,损害肠胃。
其二,生活压力大
生活压力大,情绪紧张等,胃肠道分泌、运动功能紊乱,从
而引起各种胃肠疾病。
其三,不良习惯
抽烟喝酒,吃烧烤、麻辣烫等,不良习惯,损害胃粘膜,诱发胃部疾病。
其四,经常隐忍
忽视胃病,常隐忍,擅自用止痛药,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其五,感染幽门螺杆菌
感染幽门螺杆菌,是诱发胃溃疡、胃癌等最主要的因素。
越累越多的习惯,都会损害胃部健康,因此,保护胃部健康,刻不容缓。
在导致胃病的主要因素中,幽门螺杆菌居首位!
统计显示,在慢性胃炎的患者中,幽门螺旋杆菌的检出率为 95%~100%。
胃溃疡患者中检出率为 70%~80%;而胃癌患者中检出率约为 80%。
所以说,幽门螺杆菌(Hp)是导致胃病的最危险因素。
一旦出现3种异常,小心已经感染幽门螺杆菌
1、异常口臭
幽门螺杆菌,会产生大量尿素酶,能迅速分解尿素产生大量氨,氨是一种具有特殊臭味的物质,从而造成顽固性口臭。
此外,幽门螺杆菌,能够在牙菌斑中存活,会生产出臭臭的碳化物。
2、消化不良
一旦感染感染幽门螺杆菌,容易导致胃炎,出现消化不良,腹胀、腹痛,恶心、排便异常,常常有稀便,或总是排不干净等等。
3、胃泛酸
当人体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时,会导致胃酸过多,进而出现泛酸和烧心。
同时,还可能伴随晨起恶心、反酸、嗳气、饥饿感,重者出现呕吐。
杀灭幽门螺杆菌,多饮一水,少吃二物
多饮一水
即:植物茶水。
用一些消炎杀菌的小植物,泡水代茶饮,可养胃杀菌,有助于胃部健康。
黄谷丁根茶,泡水喝,可杀灭幽门螺杆菌,改善胃炎、胃溃疡。
黄谷丁随处可见,药食两用,对于胃部健康有益。
现代研究发现,黄谷丁,可使幽门螺杆菌转阴,溃疡面愈合、疼痛停止。能明显减轻应激所致的胃黏膜损伤 ,使溃疡发生率和溃疡指数明显下降 ,而配伍成复方后 ,抗溃疡作用更强。
四川某医院,应用黄谷丁,联合奥美拉唑胶囊,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的糜烂性胃炎患者66例,并与西药三联疗法治疗的66例作对照。
结论:黄谷丁与阿莫西林、甲硝唑抗幽门螺杆菌疗效相似,且具药源广、价格低,副作用少的特点。
黄谷丁具有广谱杀菌的作用,有着“天然抗生素”的美称,又是一味抗“炎”良药,尤其对胃炎之“炎”有佳效。
所以,经常用黄谷丁根茶泡水喝,对于杀灭幽门螺杆菌,改善胃溃疡,保护胃部健康,大有益处。
少吃二物
1、刺激性食物
胃酸,是人体分泌的用于消化胃内容物的重要物质,正常情况下,胃酸维持在20~100ml之间。
但是,感染幽门螺杆菌,会加速胃酸分泌,若在服药治疗期间,胃酸分泌过多,可能会加重胃粘膜损伤,引起像反酸、嗳气、烧心等一系列症状,导致胃粘膜保护剂-铋剂失效。
火锅、咖啡、浓茶、辣椒、生姜等刺激性食物一定要少碰。
2、生食
半生不熟的食物,尤其是鱼生、三分熟牛排等,要少吃。
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即使不能在自来水中繁殖,但是却可以存活4-10天,而在河水、池塘水等环境中竟然可以存活长达3年之久!
所以,平时就一定要格外注意,避免直接喝生水、吃生食,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保护胃部健康,食三蔬,改三习,揉三穴
食三蔬
1、甘蓝
甘蓝,被誉为是天然的“养胃菜”,曾是世卫组织推荐的最佳蔬菜之一。
常吃甘蓝,可对抗胃部溃疡、保护并修复胃黏膜组织,降低病变的几率。
甘蓝榨汁喝,是不错的养胃选择。
2、南瓜
南瓜,能补中益气、消炎杀菌、止痛,适合脾胃虚弱、营养不良的人群。
南瓜中富含维生素A,可保护胃粘膜,避免胃进一步受损、加速胃粘膜的修复。
3、秋葵
秋葵,含大量的黏液,这种黏液,是秋葵中含有一种黏性糖蛋白,是由丰富的果胶、多糖等膳食纤维构成。
经常食用,能帮助消化,起到健胃整肠,保护胃肠和皮肤黏膜的作用,对胃炎、胃溃疡等疾病,有一定的食疗作用。
改三习
1、改掉喝酒的习惯
当酒精,进入到胃部,会直接刺激胃粘膜,出现各类炎症,破坏胃黏膜,易诱发癌变。
2、改掉抽烟的习惯
香烟燃烧后的有害物质,会随吸烟动作,进入胃部,可直接刺激胃黏膜,使得黏膜下血管收缩、痉挛,胃黏膜出现缺血、缺氧的症状,形成胃部溃疡,进而导致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等。
3、改掉不吃早餐的习惯
人体,经过一夜的睡眠,消化吸收,清晨起床后,胃酸较多。
如果,此时,不吃早餐,没有食物来中和,那么,强烈的胃酸,会损害胃粘膜健康。
此外,不吃早餐,还容易导致结石等疾病的发生。
揉三穴
1、揉足三里
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
早饭后,按揉足三里,可打通胃经,促进消化,延年益寿。
2、揉中脘穴
在腹部肚脐上方,大约4个手指的位置,便是中脘穴。
经常按揉中脘穴,有助于理气止痛,和胃止呕,用点揉的方式即可。
3、揉内关穴
腕横纹上2寸处,就是内关穴,是治疗胃肠疾病的主要穴位之一。
经常按揉,对胃痛、恶心、呕吐等症有不错的疗效。
与足三里穴,可通过协调合作,增强胃肠的蠕动,也可缓解胃酸反流的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