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流行病学研究结论,大肠癌与遗传因素、饮食因素、炎性肠病以及生活方式关系密切,遗传因素占到15%-20%,先天不可控,饮食习惯、生活方式是我们可控的,需
大肠癌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流行病学研究结论,大肠癌与遗传因素、饮食因素、炎性肠病以及生活方式关系密切,遗传因素占到15%-20%,先天不可控,饮食习惯、生活方式是我们可控的,需要注意的。
生活水平提高,餐桌上的肉食比例很大,动物性高蛋白、高脂肪是大肠癌高危原因之一,这是有定论的。脂肪类食物增多,必然促使肌体产生更多的消化液、胆汁,其胆汁酸分解物也增多,致癌原、促癌原形成增加,导致肠癌形成。长期肉食、长期刺激,癌也就多了。少食高纤维素食物也是这个道理,排泄得慢了,致癌物质在肠道停留的时间也就长了。
还有腌制、熏烤、油炸食物,红肉、加工肉,饮酒、吸烟也都是肠癌的高危因素,这里要说的是长期食用、或接触,偶尔食用应该问题不大。
肥胖、少于运动又是肠癌的高危因素,有临床统计资料,也已被人们所认识。积极参加体力活动、减肥控制体重,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降低肠癌风险。
大肠癌早期肿瘤很小,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若“以症再查”大多都很晚,肠癌如何早发现?结肠镜筛查!
推荐40岁以上人群做1次结肠镜,以此为基线,没有高危风险的人群5-10年复查肠镜,有家族史、息肉切除史、结肠炎等高危因素的人群3年查1次肠镜,必要时缩短间隔时间。
我是@刘永毅医生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