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变的人,大便有3个“共性”,若一个不占,说明肠道很健康,是什么共性?

排便若满足3个“条件”,你的肠胃还算健康,上厕所时记得看一眼
肠道被称为身体的“保护伞”,一旦它的保护能力失效,肠道疾病就会恶化。我们很多人早上第一件事就是上厕所,而“排便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27 15:15:51

肠癌是危害我国的恶性肿瘤之一,据国家癌症中心公布的《2017最新中国肿瘤现状和趋势》显示,我国大肠癌每年新发人数高达15万,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尤其是早期发现肠癌的,还不到10%,其五年生存率迅速将到20%以下。

肠癌,大多是“拖”出来的!

大肠癌具有隐蔽性,大多数在早期没有明显的局部症状,就像便血、腹泻等,让不少人都以为只是简单的痔疮,但随着症状的加剧,这时再去检查,往往已经到了中晚期。

在体检的时候,人们也更倾向于选择抽血检查,胸片,腹部彩超等等,但是却极少人会主动选择肠镜检查,或者直肠指捡。

但是,约60%的结直肠癌会长在直肠,直肠指检是最容易发现肠癌的方式之一,而在延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中,有约80%以上是因为未做直肠指检造成的。

所以,平时一定要及时发现肠癌的信号,及早治疗。

肠癌多是“拖”出来的,一旦身体出现3多2痛,趁早就医,能保命!“3多”:

1、排便次数变多

肠癌早期患者,排便习惯会发生变化,比较明显的就是排便次数增多。

正常人一天的大便次数是1~3次,但如果你发现自己大便次数突然变多,还总是出现腹泻与便秘交替的现象,就要提高警惕了,很可能是肠癌引起的排便次数改变!

2、放屁次数变多

肠道和屁的关系很大,屁含有400种成分,放屁的有无或多少并非小事,还可能反映机体肠道是否正常。

一般的屁是不会特别臭的,而屁之所以多且臭,一方面是由于肿瘤发生在直肠,较接近肛门、管腔小,即便肿瘤不大也容易发生阻塞,因此引起放屁频频;

而屁臭,是因为其中所含胺类物质,胺即致癌物。

3、便血增多

肠癌早期会出现便血(或粘液便)等症状。

正常的排便并不会引起肠黏膜破损出现便血,若大便与肿瘤表面摩擦,却极易出血,这时的血不像痔疮一样是鲜红色,而是呈暗红色,通常与大便混合在一块。

这一定要学会区分,及早去医院检查。

“2痛”

1、腹痛

肠癌患者会因肠道梗阻发生腹胀、腹痛,其中腹痛的发生率较腹胀的发生率高。疼痛部位多在中下腹部,程度轻重不一。

但随着癌细胞对肠道的不断侵蚀,还会出现溃烂和感染,使肠道发生痉挛,引起腹部异常疼痛。

这种疼痛呈阵发性或者是持续性,并且腹部按压时可能会发现不同程度的肿块,横结肠和乙状结肠出现肿块的症状较为明显。

2、肛痛

如果肿瘤生长在肛门附近,就可能表现出肛门疼痛,这需要我们仔细分辨。

随着肿块增大破溃后,还会出现肛门部坠胀、隐痛,大便习惯改变消瘦等异常。

肠癌最爱这“三类人”,希望你不在其中:

第1类:办公室人群

现代很多年轻人因工作久坐办公室或宅在家里,缺少运动,就易增加肠癌的形成。

长期久坐不动,肠道蠕动会减慢,粪便中有害成分,会在肠道内滞留,刺激肠黏膜;

加之,久坐的人腹腔、盆腔、腰部血液循环不通畅,容易导致肠道免疫屏障功能下降,增加癌症的发生。

第2类:肠息肉人群

肠息肉指的是我们肠道粘膜上所有隆起性的病变,包括炎症性和腺瘤性两种,从一个腺瘤性息肉到大肠癌,往往就是5-10年左右的时间。

第3类:无肉不欢人群

长期吃肉,摄入高脂、高蛋白食物,易使肠道分解产生有害物质,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会通过肠壁进入血液,损害身体,且会使最接近毒素的肠壁引发炎症,诱发肠癌的发生。

肠癌的预防与自养:

一、补充高纤维食物

由于膳食纤维不能在肠道内被消化,就会刺激人们的肠道蠕动,吸附食物残渣中的致癌物,起到预防肠癌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多吃一些防癌食物,比如芜.菁、鹰嘴豆、姬松茸等等。

芜.菁是新疆柯坪县维吾尔心中是一种神奇的植物 ,也叫恰.玛.古。在日本国家癌症研究中心公布的20种抗癌蔬菜中,芜菁位于榜首。癌细胞来自人体上皮细胞,而芜.菁含有丰富的皂甙类黄酮、多糖以及维生素pp、粗纤维等10余种微量元素,能保护人体上皮细胞的结构完整,抑制癌细胞生长。但由于芜.菁不易保存,所以营养学家在芜.菁中加入其它防癌食材,然后打磨成芜.菁.粉食用,防癌效果更佳!

二、减少外卖次数

外卖,虽然吃着爽,但却会增加肠胃的消化负担,因为研究发现,吃外卖的人,更多会选择大量的肉等高蛋白食物。

而摄入过多的蛋白质,易滞留在肠道内变质,产生氨、吲哚、硫化氢等毒素,刺激肠壁,增加癌症的发生率。

三、运动降低癌变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对预防癌症很有益处。

运动能放松自我,缓解压力,研究指出,运动可影响荷尔蒙水平、新陈代谢速度以及已消化食物留在肠中的时间,并有效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每天运动30分钟就可以使容易癌变的肠道息肉减少1/3。

为此,平时要适量增加有氧运动,选择慢跑,快走,游泳等形式。

四、重视肠癌筛查

建议四十岁以上肥胖人群,有肠癌家族遗传病史、肠道息肉、经常熬夜久坐的人,及时完善肠癌筛查。

40岁后,每年做一次大便隐血试验,每5-10年做一次结肠镜检查。

50岁后,每五年查一次乙状结肠镜/ 结肠造影/ CT结肠成像,每3年做一次大便DNA检查。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