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宝宝的来临,最为幸福的就是宝宝的父母,但是由于初为人父母,没有照顾孩子的经验,难免会被新生宝宝的一些“异常”吓倒,其实新生宝宝的好多“异常”,都要正常的生理现象,只是
刚出生的婴儿一般长相都比较“丑”,但并不妨碍他以后长成粉妆玉琢的可爱宝宝。
刚出生的新生儿又很多看似不正常的生理现象。如四肢蜷曲、体重下降、生理性黄豆、脱马牙、螳螂嘴、乳头肿大等,很多新手父母都比较担忧,以为宝宝生病了,其实都是新生儿正常的生理现象,父母不必过份担心。
新生儿这些异常表现不需要治疗:
1.体重减轻
很多新手妈妈发现新生儿出生几天后,体重竟然下降,新妈妈就会会焦虑、紧张,以为是宝宝吃不饱或者是生病了。
于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之所以这样是因为
新生儿出生后排出了胎粪和小便,以及呼吸和出汗时排出了一些水分等因素而导致的,这不是病。
但是如果新生儿体重低于出生时体重的10%或者两周后还没有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就要考虑是否由于奶量不足、吐奶、腹泻或者其他疾病引起的,需要医生诊断。
2.呼吸不规则
新生儿的呼吸比较浅表,频率快,每分钟40次左右,而且呼吸一般不稳定,经常会出现一阵快速的呼吸,继而又产得缓慢,有时还有短暂的呼吸暂停。
这也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如果过了1周,宝宝的呼吸频率每分钟超过60次,可能是呼吸增快,就要赶快看医生了。
3.螳螂嘴
新生儿在口腔的两侧颊面,都各有一个较厚、隆起的脂肪垫一般被称为“螳螂嘴”。
很多老人认为会影响而吃奶,要把它割掉,实际上,这种说法是非常不科学的,这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随着婴儿的逐渐长大,脂肪垫会慢慢消失。
4.马牙
有的新生儿在上颚中线两旁或者牙龈的边缘有一些黄白色的米粒大小的颗粒,这就是“马牙”。
它是正常的上皮细胞堆积而成的,一般几周或者几个月后就会自行消失,对身体也没有什么影响,新手爸妈不需要处理。
一些老年人认为它会影响孩子出牙和吃奶,所以主张用针挑破,做法是错误的、不科学、不卫生的,往往会给细菌的入侵打开缺口,引起新生儿口腔炎或者败血病。
5.女婴出现月经和白带
因为受到母体雌激素的影响,有些女婴会在出生3—7天内阴道出血或者排出类似白带的白色分泌物,这种情况也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家长不必惊慌。
一般3--4天自然消失,无须特殊处理,只要在大小便后清洁干净女婴的外阴和臀部即可。
6.乳房肿大
受母亲体内激素的影响,新生儿出生后1周内通常会出现乳房肿大的现象,有的如蚕豆一般大小,甚至还有像鹌鹑蛋一般大小,有时还会有少量淡黄色的乳汁液体分泌出来。
很多人认为此时要挤压乳头,不然女孩子长大以后是瞎乳头,不能分泌乳汁。
这样的做法也是错误的,有害的,一般几周后会自行消失,给女婴强行挤压乳头,会导致细菌侵入,发生细菌感染。
7.脱皮
大部分新生儿都会出现脱皮现象,这是因为新生儿角质层发育不完善,表皮层和真皮层的连接不够紧密造成的,这也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不需要特别护理,随着宝宝长大,会逐渐好转。
8.四肢蜷曲
新生儿的四肢总是呈现出蜷曲状态,上肢呈W,下肢呈M,健康新生儿及张力正常的表现。
有些父母为了避免孩子长成罗圈腿,就用布条将孩子的手脚五花大绑的捆起来,这是错误做法。
宝宝罗圈腿是由于缺钙或者其他原因引起的,捆住宝宝的手脚,并不能防止罗圈腿的发生。
9.斜视
很多新生儿眼睛会出现斜视,这让妈好很担心。
这种斜视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这是因为新生儿眼球尚未固定,眼部肌肉调节不良,所以会出现暂时性的斜视,有的还会出现斗鸡眼。
如果宝宝3个月后仍然斜视,则需要就医。
10.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一般在出生后第3天开始出现黄痘,这是由于新生儿肝脏酶系统发育尚未成熟,间接胆红素产生过多,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而引起的。正常黄痘一般在一星期后会自行消退,父母不必忧虑。
如果宝宝出生后24小时内就出现黄痘或者黄痘发展过快、持续时间过长、甚至体温不正常、不好好吃奶、呕吐、大小便颜色异常等属于病理性黄痘,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