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病是由麻风分支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在我国已流行了2000多年,至今仍在部分贫困地区并随着人口流动“漫游”。其传染源主要是未经治疗的病人。目前每年新发现麻风患者
麻风病是由麻风分支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在我国已流行了2000多年,至今仍在部分贫困地区并随着人口流动“漫游”。其传染源主要是未经治疗的病人。目前每年新发现麻风患者约1600名,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湖南、西藏东部(占全国新登记麻风患者的1/2)。麻风病患病初期症状隐匿,不易引起患者的警觉,新发患者中,延误诊断平均在3年左右。
麻风杆菌是胞内菌,人体的免疫细胞巨噬细胞吞噬后不能杀死麻风菌。人老后免疫力变低,这时麻风杆菌又可能得以“释放”。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之间的平衡和变化也可能使麻风患者罹患麻风反应,这种经常反复的反应会伴随着患者终生。10年间,北京每年都新发5到10例左右的麻风病病例,其中几乎都是流动人口。患者一般是儿童感染,成人发病。麻风病的潜伏期很长,最长可以达30年,其实病人可能很早就感染了麻风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