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一时空 原创 2017-11-29 17:37
-
端粒是个专业术语。
简单说,它是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的特殊结构。包括端粒重复序列和端粒结合蛋白,总称端粒帽。
功能就是保护染色体,维
小一时空 原创 2017-11-29 17:37
-
端粒是个专业术语。
简单说,它是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的特殊结构。包括端粒重复序列和端粒结合蛋白,总称端粒帽。
功能就是保护染色体,维持染色体DNA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
-
说起端粒,不得不提一下2009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因为这一年的奖授予了三位从事端粒和端粒酶领域的研究者。
-
从应用的角度,端粒,被称为生命体的分子钟;端粒酶,被称为抗衰老的靶点。
不过,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因为人的衰老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的生理过程,不可能由某一个单一的因素定夺,此其一;
再者,生命科学发展至此,很多还是未知数,许多生命之奥秘,有待进一步探究,此其二。
所以,有关衰老的话题,其实错综复杂。
可最近看到的一则新闻却让我有些忍俊不禁!?
-
一则是某早晨中央二台的早间新闻。
该新闻如是说:
“您想知道您还能活多久吗?
科学新技术已经能很快告诉你。
你只要花上1000英镑,测一测你的细胞内一种叫端粒(Telomere)的分子的长短,你寿命的谜底立马揭晓噢!”
......
果真如此吗?
那就先具体了解一下端粒在体内的生命过程。
端粒,被称为生命体的‘分子钟’,巍巍然矗立于细胞核内染色体DNA的两个末端。
通俗地说,就是DNA的保镖,它日夜保护着生命最高司令官DNA的安全…
可以如此描述,端粒‘健在’,DNA才能完好无损,细胞才能正常运作,生命体才能生生不息。
-
-
遗憾的是,端粒这个保镖是要不断做出牺牲的,细胞每分裂一次,端粒就会缩短一点,细胞分裂次数越多,端粒就缩短的越多。
换句话说,细胞越老,端粒就越短。
曾经有国内外文献报道,检测各类人群细胞内的端粒长度,即胎儿组,青少年组,中年组,老年组,其端粒长度确实随年龄增高而顺序递减。
于是乎,从这些研究数据,科学家们提出了‘分子钟’的概念:
“染色体端粒就象是一个伴随着细胞分裂繁殖的“生命之钟”,它历数着细胞可分裂的次数,同时也见证了细胞由旺盛地生长繁殖到走向衰老死亡的整个生命历程。”
这便是分子钟的由来。
-
-
可以这么说吧。端粒的长短和年龄的关系,或许不一定精准,但至少从现有的实验研究数据,确实是那么个趋势。
于是乎便有了前面那则新闻,商家们真乃‘无孔不入’啊。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还是前面第一句话:
人的衰老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的生理过程,不可能由某一个单一的因素定夺。
花上1000英镑,去预测那么种趋势,值不值,看各人吧。如果是我,多老就多老吧,顺其自然好了,不测也罢。
-
(头条号:小一时空 原创。图片源自网络和专业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