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二战中德国拥有足以毁灭数百万人的毒气弹,为什么直到战败也没使用?

首先德棍确实在1938年发明了沙林毒气,并且准备了一万两千多吨用作武器化,但到最后都还是没用上我个人看是三个原因。
第一个是小胡子一战时期曾被英军的毒气导致暂时性失明,当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27 17:47:14

首先,必须排除德国是出于人道主义考虑的因素,毕竟,德国仅仅没把生化武器带上战场,但在后方却应用的很广泛,比如耸人听闻的集中营毒气室,甚至,还用在了自己人身上——使用毒气车与毒气室,对丧失劳动能力的日耳曼人执行安乐死。

纳粹上台后,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第三帝国国民净化活动”。

此时的欧洲,“优生学”“遗传学”这些现代科学理论刚刚兴起,又被强行植入了纳粹鼓吹的“社会达尔文论——生存竞争理论”。

加之,希特勒上台后,重点补贴了收音机生产行业,半卖半送的给德国老百姓提供廉价收音机,鼓励他们听希特勒演讲,不知不觉的被反复灌输了纳粹思想——那些丧失了劳动能力的人,残障儿童是消耗帝国宝贵资源的累赘。

当时德国人民被宣传洗脑的有多狂热,举个例子,为了不给优秀的日耳曼民族拖后腿,他们竟自发决定为国家节省资源,将自己的亲生儿女(残障儿童)送去安乐死。

那么,纳粹德国在后方大肆用毒气,而没有在正面战场运用生化武器,究其原因,大致以下几点:

第一、希特勒自己在一战中曾经受到过芥子气的毒害,短暂失明。估计有点阴影,但这个因素的影响非常小,基本可以忽略。

第二、生化武器的使用是有很多限制条件的。比如风向,温度,地形、还有情报保密工作等。这些都限制了生化武器的战略效能,而且,万一操作不当,还容易伤了自己人。

举个例子,日本是30-40年代,唯一在正面战场上使用生化武器的国家。

1939年诺门坎战役,日本为“北进”策略试探性进攻苏联由“731部队”细菌专家和骨干22人组成“玉碎部队”,携带装有细菌的容器,秘密潜入苏军防守地区,在苏军一侧的几条河流里施放了炭疽、伤寒、霍乱、鼠疫等烈性传染病菌溶液。由于保密和技术原因,日本防护不当;而苏蒙联军情报及时,各项防护措施齐全,整个战役中并没有因日军的细菌战造成大的伤亡,反而是日军部队遭受了大量非战斗减员。第三、虽然用生化武器可以在某战场上能取得暂时胜利,但从总体局势上来说,会激怒敌人,招致报复。生化武器的门槛不高,大多数国家都能掌握(二战后又被称为穷国的核武器),所以,一旦开头,招来报复,结果只能害人害己。

第四、影响国际声誉和道义优势。一战交战国双方都投入了生化武器,场面极其惨烈。所以,战后,世界几大国达成了《禁止在战争中使用窒息性、毒性和其它气体和细菌作战方法的议定书》。虽然没有禁止各国储存生化武器,但是已经明文规定交战双方不能用生化武器,一旦使用,就会被定义成悖于人道主义的典型,被千夫所指。

(下图,电影《利迪策大屠杀》中,流动毒气车,专门针对占领区少年儿童,外形做了伪装,不懂行的人很难看出来它的真正用途)。

二战期间,虽然轴心国种种暴行罄竹难书,但出于国际声誉的考虑,比如纳粹对犹太人、吉普赛人的种族大屠杀、日本的南京大屠杀等等,战时都是被严格保密的。

举例德国,整个战争当中,针对犹太人、吉普赛人的大屠杀是秘密进行的,甚至大部分德国国防军都不知道所谓的“犹太人最终解决方案”是什么。

集中营的内幕也是德国战败后才被公开的,德军战俘、老百姓在战后被盟军组织参观集中营或者参观相关的暴行展览,德国公民都为自己同胞罪行震惊,之前完全被纳粹政府蒙蔽,并不知道世界上有如此的存在。(下图,1945年,在盟军战俘营中的德军战俘被组织集体观看关于纳粹集中营的纪录片,众多德军官兵在观看后纪录片后都感到震惊、羞愧和无地自容,掩面而泣)。第五、生化武器会通过土壤、空气、水源、食物进行传播,能造成大批人、畜受染发病,并且多数可以交叉感染,受染面积极大,危害作用持久,短期内很难通过自然环境代谢掉。

比如,假设德国通过释放生化武器取得了一场战役的胜利,那么,占领区的维护是非常麻烦的,你怎么派兵驻守,怎么净化占领区,都是问题.....

加之,德国一旦首先使用了化学物,难免会遭到对方报复。跟广袤的苏联、有海峡作为天然屏障的英国不同,德国面积小,境内一马平川,缺少缓冲带,河网密布,代谢能力差,一旦本土遭到生化武器袭击,将面临着灾难性的后果。

即便如此,在一战的阴影下,二战欧洲战场中,交战双方还是一直防备着毒气战,防毒面具也是单兵必备,连动物都有份。德军挂着的小罐子就是防毒面具。英国的儿童版防毒面具。本人文章一律原创,拒绝他人抄袭、转载,如遇到类似搜狐作者“白鹿野史”这种全部照抄者,一定投诉到底!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