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8日报道,英国政府官员透露,为避免“间谍中毒案”的主角——斯克里帕尔及其女儿尤利娅日后再次遭 “谋杀”,英方正考虑为他们提供新的身份证明,让他
据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8日报道,英国政府官员透露,为避免“间谍中毒案”的主角——斯克里帕尔及其女儿尤利娅日后再次遭 “谋杀”,英方正考虑为他们提供新的身份证明,让他们使用新名字在美国重新开始生活。英国此举的意图是什么呢?无非有两种可能。一是真的担心斯克里帕尔父女再次被暗杀,那样的话,英国就会“说不清道不明了”;第二种可能就是继续“演戏”,将“阴谋论”进行到底。在舆论上继续给俄罗斯施加压力。
一,为什么要送去美国?
据俄罗斯卫星网4月8日报道,英美两国情报部门日前举行了会谈,讨论将斯克里帕尔父女迁居哪里更安全的问题。据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被列为斯克里帕尔考虑迁居的国家,因为这四个国家连同英国在内为“五眼联盟”成员。讨论的结果是美国最安全,也比其他三国容易提供新身份。了解会谈情况的人士说:“毫无疑问他们迁居的地点是美国,因为他们在那里遭到杀害的机会较少,并且更容易受到保护”。英国将斯克里帕尔父女“转移”出英国还有一个理由,那就是尤利娅此前拒绝了俄方对他们父女提供的领事支持,这使英国确信她并不想回到俄罗斯,可以生活在西方。
二,间谍中毒案会如何收场?
斯克里帕尔父女上月初在英国索尔兹伯里一个商场的长椅上昏迷,前去察看的一名警员也随即昏迷不醒。英国当局认定两人是中了前苏联军方研发的神经毒剂诺维乔克,并将矛头指向了俄罗斯。于是,围绕着这父女俩的“中毒案”展开了一轮又一轮的“舆论战”和“外交战”。西方国家和俄罗斯先后驱逐了对方的外交官。而舆论战更是令人分不清真假对错。英国说毒剂是俄罗斯生产的,可俄罗斯回应说有20多个国家能够生产这种神经毒剂,俄罗斯还为此搞了个24问。在尤利娅苏醒后,围绕着是“食物中毒”还是“毒剂”的问题又展开了一轮舆论战。而就在昨天,斯克里帕尔的侄女又爆出了尤利娅在接电话时“哭泣”这件事。一种观点认为尤利娅的“哭泣”是因为受到了英国的威胁和控制。另一种观点认为大难不死、劫后余生以后“哭泣”很正常。关于中毒案今后如何收场的问题也是众说纷纭。有的报道称目前斯克里帕尔两父女病情已经好转,继尤利娅苏醒后,斯克里帕尔也已经脱离危险恢复清醒,不久后就会协助英国警方调查,有望解开投毒案的谜团。果真如此吗?“谜团”会被解开吗?笔者的观点是“在相对长的时间内,真相不会浮出水面,但围绕中毒案的各种“战”仍将继续,因为这是战略博弈的需要”。
三,中毒案对未来世界局势的影响
无疑,间谍中毒案已经影响了世界局势。首先,它促成了西方国家和俄罗斯的面对面博弈,引发了宣传战、道德战和外交战。其次,中毒案已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博弈双方的实力对比和“转化”,在叙利亚等热点问题上俄罗斯明显已有了“弱化”的趋势,俄罗斯一名议员已在4月9日再次表明了对叙利亚总统阿萨德的观点,他说“俄罗斯介入叙利亚是为了俄罗斯利益,并非为了巴沙尔.阿萨德”,这显然有立场“松动”的倾向。面对乌克兰最近一段时间的突然强硬,俄罗斯也显然是在忍耐。因为在俄罗斯眼里,国家生死存亡才是大事,留得青山在,才能有柴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