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姜煮水泡完脚后,背后出了好多痘痘为什么?知道的可以告诉我一下?

谢谢邀约!
用生姜煮水泡完脚后,背后出了好多痘痘为什么?知道的可以告诉我一下?
首先我们来看看生姜的作用;生姜,葱含环烃类挥发性物质,可以促进循环提高体温,皮性辛凉,治皮肤浮肿,行皮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18 18:58:02

其实,那是因为你的湿热体质所导致的。

如何科学泡脚,其实还是很有讲究的,特别是中药泡脚,更要因人而异,不同的身体特点,选择不同的药物,只有根据不同的体质,辨证用药,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生姜的祛湿散寒效果非常好,还能健脾暖胃、促发汗,所以成为了人们冬季泡脚的首选之物。

但生姜主要适用于湿寒体质人群,而作为湿热体质的人群祛湿时则不宜生姜、花椒、砂仁、陈皮等温性食物。

湿热体质的人用生姜泡脚则会出现血液循环加快导致体内的湿热上行却排不出去,停留在体表形成痘痘。

湿热体质的人冬季生姜泡脚的话则需要再添加荷叶、蒲公英等,可以起到清热的功效。

医典记载:“人之有脚,好似树之有根,树枯根先竭,人老腿先衰。诸病从寒起,寒从足下生。”

脚又是人的“第二心脏”,人体全身每个器官在足部都有经络反射点。

春天泡脚,升阳固脱;夏天泡脚,除湿去暑;秋天泡脚,肺润肠濡;冬天泡脚,藏精温肾。中医认为,不同体质应选用不同中药进行足浴或腿足浴。

(一)阳虚体质

主要表现为阳气不足,有寒象,表现为疲倦怕冷,四肢冰冷、唇色苍白,少气懒言,四肢乏力,男性遗精,女性白带清稀,易腹泻,排尿次数频繁,性欲衰退等。

阳虚体质的人平素畏冷,手足不温,易出汗;喜热饮食,精神不振,睡眠偏多。

在选用中药的时候选用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等作用的药。例如:续断、杜仲、肉苁蓉等。

(二)阴虚体质

表现为经常口渴,喉咙干、容易失眠、头昏眼花、容易心烦气躁、脾气差,皮肤枯燥无光泽、形体消瘦,盗汗、手足易冒汗、小便黄。

宜选用滋阴养液润燥的药。例如:麦冬、石斛、玉竹等。

(三)气虚体质

一般表现为全身疲乏无力,精神不振,少气懒言,语言低微,自汗怕动,舌质淡,胖嫩,脉虚无力。

中药的选择多以益气健脾为主。例如:黄芪、党参、白术等。

(四)痰湿体质

这是目前比较常见的一种体质,当人体脏腑、阴阳失衡,气血津液运化失调,易形成痰湿时,便可以认为这种体质状态为痰湿体质。

这种体质多见于肥胖人,或素瘦今肥的人。

该体质的人表现为体型肥胖,腹部肥满松软,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黏,胸闷,痰多,面色淡黄而暗,容易困倦,平素舌体胖大,舌苔白腻或甜,身重不爽,喜食肥甘甜黏之物,大便正常或不实,小便不多或微混。

中药选择以化湿除痰为主。例如茯苓、苍术、厚朴等。

(五)血瘀体质

血瘀不通的人就属于瘀血体质,主要表现为口唇指甲紫暗,皮肤青紫或粗糙,局部刺痛或绞痛,或生肿块质地坚硬,面色色素沉着,黄褐斑,眼圈发黑等。

血瘀体质的人常常选用:丹参、红花、桃仁、益母草、鸡血藤等。

(六)湿热体质

脸部和鼻尖总是油光发亮,还容易生粉刺、疮疖,一开口就能到异味,属于湿热体质。

这种人还容易大便滞不爽,小便发黄。

中药选择以清热化湿为主,例如甘草、半夏、荷叶、蒲公英、薏苡仁等。

(七)气郁体质

多愁善感、忧郁脆弱的气郁体质,一般比较瘦,经常闷闷不乐,无缘无故地叹气,容易心慌失眠。

中药选择以疏肝、理气、解郁为主,例如白豆蔻、柴胡、陈皮、木香、香附、川穹等。

(八)平和体质

“身体倍儿棒,屹嘛嘛香”,再加上睡眠好、性格开朗,社会和自然适应能力强,典型的平和体质。

此体质的人不爱得病。这是最为理想的一种体质,重在维护,注重心态平和,不用刻意的追求补养或调理。

(九)特禀体质(过敏体质)

对花粉或某食物过敏等,在中医上这就被称为特禀体质。

中药选择以健脾、补肾气为主,以增强卫外功能。例如黄芪、党参、菟丝子、肉苁蓉、肉桂等。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