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孙皓、孙峻、孙琳之间什么关系,请大神捋一下?

先上一张东吴关系简表,再解释三人关系。孙皓、孙峻、孙綝三人是同高祖的再从兄弟。
三人的共同祖先是孙钟,孙钟生三子,老大孙羌,老二孙坚,老三就是孙静,孙坚的儿子孙策、孙权。孙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18 22:34:32

三国时期曹操一脉和刘备一脉,传承上都比较稳定。

曹操、曹丕、曹叡、曹芳,十分稳定,基本没出什么宗族上的意外。

刘备、刘禅,这就更简单了,两代人解决了一个王朝的传承,也没有宗族上的意外发生。

可是孙权这一脉,问题可不小,而且基本上都是他们宗族内部出现的矛盾。

第一次传位风波:孙权传位给儿子孙亮,结果孙亮被孙綝给废了,孙綝改立孙休为皇帝。

第二次传位风波:孙休死后,他儿子没能继位,大臣们拥立孙和的儿子孙皓继承了皇位。

可以说这两次传位都不正常。孙权传给儿子孙亮,这没毛病。孙亮被废了,让弟弟孙休继位,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孙休有4个儿子,结果一个都没能称帝,反倒让侄子孙皓夺取了帝位,这就更加不正常了。

一、我们先来捋一捋孙吴家族体系。

孙权一共有7个儿子,分别是:长子孙登、次子孙虑,三子孙和,四子孙霸,五子孙奋,六子孙休,七子孙亮。

其中长子孙登早年被立为太子,结果早逝。次子孙虑夭折。这么一来孙和一度被立为太子。但是孙和跟四子孙霸争宠,结果孙和的太子之位被废,孙霸的鲁王之位也被废,本人也被孙权赐死了。

这么一来就剩下3个儿子有继承资格了,分别是五子孙奋,六子孙休,七子孙亮。这里面孙奋太不听话,总是犯错,所以被孙权排除了。

那么老六孙休和老七孙亮该选谁呢?孙权最后选择了孙亮,为啥?因为10岁的孙亮,号称神童,有点类似曹植。孙权觉得孙亮做皇帝,大事可期。

不过大家也不要为孙休感到难过,因为7年后,孙亮就被孙綝给废了,老六孙休也就这么成为了东吴帝国的皇帝。

大家以为孙休就能安安心心把皇位传给儿子们吗?那就想多了。孙休去世的时候才30岁,最大的儿子不过10岁。大家担心孙亮的悲剧再次出现,于是打算找个年长的人做皇帝。

因此孙皓就这么被推上了历史前台,孙皓是老三孙和的儿子。孙和当年可是做过太子的,所以孙皓上台以后,就追封孙和为皇帝。这么一来孙权的7个儿子里,就有3个皇帝。而孙皓便是东吴帝国的亡国之君。

二、孙綝、孙峻和孙皓是什么关系?

我们都知道了,孙皓是孙休的儿子,是孙权的孙子。那么权倾朝野的孙綝和孙峻又是怎么回事呢?其实他们和孙皓也算亲戚,只不过不是孙权这一脉的。

相对来说,孙峻和孙綝的关系更加亲密一些,因为他们共用一个爷爷,都是孙暠的孙子。孙峻是孙暠的大儿子孙绰的儿子,而孙綝则是孙暠的三儿子孙恭的儿子。所以从亲密程度上来说,孙峻和孙綝是正儿八经的堂兄弟关系。

那么孙暠又是何人呢?他跟孙权是什么关系呢?准确来说,孙暠和孙权,也共用一个爷爷孙钟。孙钟的二儿子是孙坚,孙坚便是孙权的父亲。孙钟的三儿子叫孙静,孙静便是孙暠的父亲。

由此可见,孙权和孙暠是堂兄弟关系。而他们的孙子属于隔了三代的堂兄弟,虽说算不上是远亲,却也没那么亲密了。

因此孙权在去世之前,将诸葛恪和孙峻立为辅政大臣,其实这种安排就跟曹丕的安排一样。曹丕将司马懿和曹爽立为辅政大臣,主要就是因为曹爽虽然是曹家人,但属于远方亲戚,没有继承权。

同样的道理,孙峻也不是孙权的直系子孙,所以他也没有皇位的继承权,也就避免了他们造反的可能。同时孙峻也是孙家的人,自然要维护孙家皇室的利益。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往往这样的人,才更加容易独掌朝政。一方面他们是孙家的人,更加容易让大臣们屈服。另一方面他们是辅政大臣,有名正言顺的执政权。

曹爽和孙峻几乎是一个类型的人,他们独霸朝纲。曹爽不够狠,留了司马懿一条命,这才造成了后来的悲剧。而孙峻就聪明多了,他直接把诸葛恪给灭了,在临终前顺利地把大权交给了自己的堂弟孙綝。

三、孙綝属于尾大不掉,谁上台都要灭了他。

孙峻独掌朝纲的时候,皇帝孙亮还很年轻,所以这事儿也就罢了。可是等到孙峻死了以后,他的堂弟孙綝执政的时候,孙亮已经长大成人了。

孙亮打算亲政,自然对孙綝独掌朝纲很不满意。双方大战一触即发,孙亮联合了自己的姐姐全公主,结果被孙綝一网打尽。

孙綝废了孙亮以后,将孙休立为皇帝。但是这事儿显然不靠谱,因为不管立谁为皇帝,只要你不夺位,那只有等死的份。

自古以来,权臣都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夺取帝位。如果司马家族没有建立新政权,他们早晚会被曹家给灭了。当年霍光作为权臣,就是没自己取而代之,结果满门被灭。

权力问题不是道德问题,关键时刻不应该掉链子。孙綝既然已经开始废立皇帝,就要做好被皇帝除掉的准备,除非你有夺取帝位的行为。

孙休上台以后,果然对孙綝各种防备,甚至连孙綝送来的食物都不敢吃一口。等到孙綝防备松懈的时候,孙休果断将其抓获斩杀。同时诛灭了孙綝三族,连同孙峻也被挖出来抽了一顿鞭子。

总结:孙家为何最乱呢?

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孙权没有一个比较好的接班人。71岁的孙权,把皇位传给10岁的儿子,这事儿怎么想怎么觉得不靠谱。难道就没有成年的儿子可以继承皇位吗?

让小儿子继位,势必就会出现权臣干政的行为。刘禅17岁继位,这个时候他年纪已经不小了,但是没有执政能力。不过他运气好,遇到的权臣是大公无私的诸葛亮,所以蜀汉才避免了这种危机。曹丕、曹叡继位的时候,都成年了,所以不需要辅政大臣,因此也避免了这种问题。

唯独孙权的儿子才10岁,先有诸葛恪和孙峻专权互相争斗,后又有孙綝独霸超纲,废立皇帝。所以说孙家不乱才怪。

参考资料:《三国志》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