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怎样才能检查出来?

说起胰腺癌,那是我心中的一个痛,我的一个好友,同事,闺蜜,前段时间去世了,死因胰腺癌,从发现到死亡三个月,真是无愧它“癌中之王”的称呼。今天我把我的闺蜜整个确诊过程说一下,借此给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21 21:54:03

您好,我是肿瘤医生橙橙妈。胰腺癌在40岁以上人群高发,男性患者较女性多,而且吸烟者危险性更高。因为胰腺解剖位置隐匿,被各种周围器官包裹,所以发现病变很难,需要结合患者症状、查体和检查结果来综合判断。下面橙橙妈从3个方面为大家讲讲胰腺癌的相关内容。

1. 胰腺癌有什么症状?

2. 胰腺癌怎样才能检查出来?

3. 检查出来胰腺癌后该怎么办?

胰腺癌有什么症状?

胰腺癌早期是没有明显症状的,出现症状时往往已经是中晚期了。其主要症状包括:

腹痛:大约六成患者都是因为腹痛去就诊的,一般是上腹部疼痛多见,有时候不能明确指出具体位置。刚出现疼痛时程度较轻,没有明显规律,进食后疼痛相对明显,后面疼痛会逐渐加重,甚至会向腰背部放射,当处于胸膝位(见下图)或侧卧位时腹痛会减轻。

黄疸:是胰头癌的典型症状,主要表现在皮肤、巩膜发黄。其实肝、胆、胰的恶性肿瘤基本都有黄疸的症状。有时候会伴随皮肤瘙痒,因为胆盐的刺激导致的。

体重减轻:我见过的胰腺癌病人基本上都是很瘦很瘦的,到晚期会出现恶病质,皮包骨头的状态。因为胰腺癌患者消化、吸收功能不好,所以消瘦明显,不过肿瘤的消耗和食欲减退也是体重减轻的原因之一。

其他症状:可能会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症状。因为胆道堵塞,胆汁无法进入肠道,导致尿色加深,大便呈白色陶土样大便,晚期时偶有腹泻,临床上称为“脂肪泻”,表现为粪便颜色淡,量多,表面有油脂状或泡沫状物质,可浮于水面,伴恶臭味。

胰腺癌怎样才能检查出来?

对于50-60岁的中老年人,如果有持续性的食欲减退、消化不良、明显消瘦等情况,要注意考虑有没有胰腺癌的可能,如果还伴有腹痛、逐渐加重的黄疸,则更要考虑了。这时候就需要做相应的辅助检查来明确诊断。

首先要做的就是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因为是抽血项目,相对简单易行。CA19-9是最敏感的标志物,但是仍有少部分患者可能到晚期了CA19-9还是阴性,常联合CEA、CA125一起检查。

薄层CT增强扫描是临床上最推荐用于诊断胰腺癌的,不仅能够看到肿物,还能明确侵犯范围、与周围脏器的关系等,图像比较直观,有助于手术医生评估手术的可行性。

有人认为胰腺磁共振(MRI)是诊断小胰腺癌首选检查,但是目前没有明确证据证明MRI优于CT的,相对来说还是CT用的更多,MRI常作为补充检查。

胰腺彩超因为简便更适合用于筛查时用,对胰腺占位的确诊率可以达到80%以上。还有一种超声检查叫超声内镜检查,可以把探头放在胃里边来查看胰腺的浸润程度、周围有无淋巴结等,还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做超声内镜下穿刺细胞学检查以获得病理诊断。

另外就是一项比较贵的检查——PET/CT检查,它可以显示病灶的代谢活跃程度,可明确良恶性,代谢活跃度越高越倾向于恶性,同时也可以判断全身其他部位有没有转移。这个检查建议在高度怀疑胰腺癌的情况下做,或者已经明确胰腺癌诊断需要判断全身部位有无转移时做。

假如怀疑胰腺癌可能,则需要取得病理结果才能明确,只有病理诊断才是金标准。通常可以采用超声引导下、CT引导下做经皮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如果已经确诊胰腺癌,还需做胸部CT、全腹部CT及盆腔CT明确有无远处转移,当然,如果已经做了PET/CT就不必做上述检查。

检查出来胰腺癌后该怎么办?

如果确诊了胰腺癌最好是能够将普外科或肝胆胰外科、肿瘤内科、放疗科、放射科、病理科等相关科室集合到一起,进行MDT(多学科综合治疗)讨论。综合患者的身体状况、肿瘤分期、侵犯范围等进行全面评估,综合各个科室意见,再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手术治疗:手术是治疗胰腺癌最有效的方式。如果肿瘤很早期,可做根治性切除。当临床、抽血检查及影像学检查都高度怀疑胰腺癌,而且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考虑可完全切除的情况下,可不取得病理学诊断直接手术。对于晚期患者,可采用姑息性手术减轻黄疸、梗阻和疼痛。

化疗:虽然胰腺癌对化疗敏感性较低,但是有研究证实与单纯手术相比,术后化疗可以防止或延缓肿瘤复发,从而提高术后长期生存率,不过具体是否化疗要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决定。如果胰腺肿瘤体积太大或已经出现了局部淋巴结转移或CA19-9指标过高等,可以考虑在手术前化疗,这称之为新辅助化疗或诱导化疗。像已经出现全身转移的患者就必须以化疗等全身治疗为主了。

放疗:胰腺癌手术难度大,对于有肿瘤残留的患者需要做术后放疗预防复发,完全切除的患者通常是不需要的。若患者胰腺肿物无法完全切除,且疼痛明显,也可行姑息性放疗止痛、缩小肿瘤。通常放疗是与化疗联合的。

其他抗肿瘤治疗:如果已经出现远处转移,且基因检测显示有基因突变可行相对应的靶向治疗,比如BRCA1/2突变者可予奥拉帕尼治疗。身体状况良好的远处转移患者可考虑选择适合的临床试验。这里需要跟大家说明一下,临床试验并不是拿患者当小白鼠,比如某些药物在国外已经推广使用,要想在国内也能进入临床使用、进入医保,就必须要做临床试验,基本都是在有安全保障的情况下做的。而且临床试验不是患者想进就能进的,有严格的标准。不过也有一些临床试验是评估药物安全剂量的,在进入临床试验之前需要详细咨询医生哦。

最佳支持治疗:如果患者身体状况差,无法耐受上述治疗,则可用中医中药保守治疗、止痛等对症治疗及营养支持治疗等。

橙妈有话说:对于40岁以上,有持续性的食欲减退、消化不良、明显消瘦、腹痛、黄疸等症状,要注意及时检查,排除胰腺癌的可能。假如不幸确诊了胰腺癌,也要积极配合医生接受治疗。

我是@肿瘤医生橙橙妈,将持续为您分享更多医学相关知识。感谢您的耐心阅读,如果有帮助,请点赞、收藏、转发。喜欢我的科普内容,请记得点击右上角关注哦。

如果有胰腺癌方面的疑问,可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讨论、交流。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