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长沙的周女士的一条朋友圈信息在当地微信群广泛传播,该消息称自己22岁妹妹在凌晨2时许乘坐网约车后失联。根据滴滴出行的回应:乘客于1月22日凌晨2点上车,凌晨2点19分到
1月22日,湖南长沙周女士一条朋友圈信息在当地微信群传播,周女士称自己22岁妹妹在凌晨2时许乘坐网约车后失联,到23日中午,长沙警方接到报警后介入了调查。
滴滴平台就该女子所约的车辆行踪轨迹迅速给予回应:乘客于1月22日凌晨1点51分通过滴滴叫车,起点伏苓冲路某园东门,凌晨2点乘客上车,司机开始行个程,于凌晨2点19分到达目的地猴子石大桥某公交站。该女子下车后,司机开车离开猴子石大桥公交站,并于2点30分接到下一单,2点35分开始下一单行程,这单行车2点56分结束。
从滴滴平台给出的当次车的行动轨迹可以得出结论,失联女士如果出现意外,和该车次没有必然的联系,因为留给司机的时间可以说明一切。
为何人们把该女士可能遇到的不测与网约车联系在了一起。原因就在于曾经有女士因搭网约车出现了刑事案件。网约车成了安全隐患的代名词。按人们的惯性思维,曾经出出过这样的事情,这次一定也是司机干的。无疑是所谓的经验让司机中枪。
从车载影像看到,该女士反应平静,司机在行车过程中也无异常,乘客正常到达目的地。如果女士遭遇不测,唯一可能就是下车后的事情。女士到的是地方有桥,是否因某种原因而轻生。或者是下车后遭遇其他伤害事故。这些都是调查的方向。况且现在的监控设施很完善,对女士下车后的行程调查也不是个问题。